黑還是灰?
正是互聯(lián)網的這種復雜性,讓北京大學副教授、網絡社區(qū)研究者胡泳不贊同所謂“凈化網絡”的說法,正如他反對“網絡黑社會”這個概念一樣。
2009年年底,央視《經濟半小時》把“網絡黑社會”引入報道標題,引發(fā)軒然大波。對這個新詞,不乏擁護者,也有不少反對者。
胡泳不同意這個概念。他說:“在局部當中存在類似黑社會的行為,但是過于強調這種說法是對整個互聯(lián)網的污名化。網絡黑社會給人的感覺似乎是整個網絡當中完全沒有正義、沒有真假,所以我是反對這種說法的?!?/span>
確實,這個群體慣于使用“軟刀子”而非暴力,有公開注冊的公司而非純地下活動,他們在組織關系上也沒有黑社會那么嚴密。即使是“涉黑”的誹謗、辱罵與詆毀等行為,也如新媒體創(chuàng)意與營銷專家陳永東所說,這與網下的性質并不同,并不能將有組織的誹謗、辱罵及詆毀就輕易地定性為黑社會。
王盛就對“網絡黑社會”這個概念嗤之以鼻,他反問道:“黑社會應該是有背景有勢力的,但其實公關公司也都是蒙牛(這樣的公司)來雇他們,蒙牛來給錢,如果說黑社會的話,蒙牛更像。這個雇主應該成為黑社會,公關公司是打手,誰給錢了就(幫誰)?!?/span>
“其實我覺得任何一個地方都存在黑幕,都存在灰色交易,互聯(lián)網其實也差不多?!泵鎸浾搶@種黑幕的抨擊,國內某著名社區(qū)主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現(xiàn)得有些憤憤不平。
從雇傭企業(yè),到公關公司、網絡“打手”、網絡水軍,再到各類社區(qū)網站,從各自的利益出發(fā)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灰色產業(yè)鏈,在鏈條之外,還有很多力圖分一杯羹的“炒作混混”。他們構成了我們所說的“網絡灰社會”,這個灰社會有自己的運作潛規(guī)則,并初步形成了一種成熟的商業(yè)模式。
正是這個“網絡灰社會”的存在,讓網民的每一次鼠標點擊開的都可能是蓄謀等待的陷阱,每一個打開的網頁都可能充滿了謊言。
聲明:所有來源為“??谕韴蟆?、“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