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義賣鮮花。制圖 甘霖
省城中小學的寒假已經(jīng)開始,不少學校都給學生們布置了假期社會實踐作業(yè)。這項作業(yè)本是為了鍛煉孩子的社會實踐能力。有的家長選擇讓孩子自己解決,有的怕不幫忙孩子社會實踐就拿不到好成績。假期又到了,針對孩子們做假期社會實踐家長要不要幫忙,剪友們討論激烈。
正方
陣容:吳明 臺應新 孫建國 劉麗
孩子需指導,不管也不好
一辯@吳明:學校給學生布置假期社會實踐作業(yè)目的就是:讓學生從書本到實際,以自己的視角來觀察、認識社會,從實踐中鍛煉、提高。作為學生家長應該支持協(xié)助孩子完成社會實踐,畢竟孩子還小,面對大社會可能會茫然不知從何處下手。家長可以為孩子聯(lián)系合適的實踐地點,遇到問題可以指點。
二辨@臺應新: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需要家長的幫忙和協(xié)助。比如,在參加什么樣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參加到具體一項社會實踐活動之前,家長要幫著分析實踐活動的應用價值和活動中應該注意的事項;活動結束后,幫著總結活動成果、不足和經(jīng)驗,無論成敗,重要的是提高其參與積極性。
三辨@孫建國:社會實踐,對初次參與的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學校應該告訴學生們一些方式方法,而家長也需要多關注一下孩子的社會實踐情況,及時了解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給予必要的指導。不關注、不關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無益。
四辨@劉麗:很多情況下,不是家長愿意參與,而是不參與學生實在完不成作業(yè)。中小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應該在學校統(tǒng)一組織下進行,因為他們都是未成年人,自己盲目參與會發(fā)生問題,家長也不放心。學校安排學生假期參與社會實踐,如果只是布置作業(yè),而沒有后續(xù)指導,實際是給家長出難題。與其讓學生參加一些不切實際的社會實踐,還不如讓學生幫助家長做家務,既能讓學生體諒家長的艱辛還能鍛煉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