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哲繪圖
陽光入學、均衡編班、“零起點”教學、不留作業(yè)……日前,教育部公布《小學生減負十條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切實減輕小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意見稿一經公布,立即引發(fā)廣泛熱議,其中“作業(yè)量”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它的量變成為一場心理“博弈”。
減負“國十條”
作業(yè)量成焦點
“不留作業(yè)”改為“減少作業(yè)”
今年8月21日,教育部首次就擬定《小學生減負十條規(guī)定》正式面向社會征求意見,其內容包括陽光入學、均衡編班、“零起點”教學、不留作業(yè)、規(guī)范考試、等級評價、一科一輔、嚴禁違規(guī)補課、每天鍛煉1小時、強化監(jiān)查等10個方面。其中規(guī)定,一年級新生入學后,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從“零起點”開展教學;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yè),可布置一些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體驗式作業(yè);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tǒng)一考試;全面取消百分制,實行“等級加評語”評價方式;確保每天1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
據教育部官網初步統(tǒng)計,8月22~8月29日,第一輪意見征集結束后,公眾通過電子郵件、傳真、信件方式專門提出的意見建議5956件,其中90%以上對教育部擬出臺減負規(guī)定表示支持;51.9%對減負“國十條”規(guī)定提出了具體修改意見,不同意見主要集中在小學階段留不留作業(yè)問題。另外,還有不少人士還通過媒體、網絡反映意見建議,關注熱點依然圍繞作業(yè)量展開,記者瀏覽微博發(fā)現(xiàn),就“不留作業(yè)”一條,不少人稱“不接地氣”、“太不現(xiàn)實”、“矯枉過正”。
從9月5日起,教育部《小學生減負十條規(guī)定》啟動第二輪意見征集,征集時間截止到9月18日。從教育部網站公布的新版減負“國十條”可以發(fā)現(xiàn),新稿有多處改動,主要集中在第一條和第四條。在備受社會關注的第四條“不留作業(yè)”修改為“減少作業(yè)”。一至三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yè),四至六年級要將每天書面家庭作業(yè)總量控制在1小時之內。要積極與家長互動,指導好學生的課外活動。
學校減得越多
家長加得越多
心疼孩子太累,但又怕被趕超
就教育部出臺《小學生減負十條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記者隨機采訪了天津一些小學生家長,“作為家長,誰不心疼自己的孩子。我當然贊成,但能保證將來孩子能上好學校嗎?”市民李女士表示,自己心里確實沒底,“誰也不敢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別人都拼命做題、上課外班,咱能放心讓孩子歇著嗎?”
王先生的孩子在天津一所重點小學讀六年級,他專門請了一位南開大學數學學院的大二學生輔導孩子,每天上門為孩子補習功課,除了輔導語、數、外三門功課外,還要額外給孩子出一份“卷子”,“就是從各類輔導書中抽出些題來練習,幫助他加深印象?!蓖跸壬f,每天完成學校作業(yè)和家教布置的“卷子”,孩子總共要花費3~4個小時。周末,王先生還給孩子報了教育機構的“1對1課程”,“這種課程就是查漏補缺,可以跟老師商量學習內容和時間,算是對一周所學內容的復習、總結?!蓖跸壬榻B,每周六、日上午,孩子都要到教育機構上課,一次三個小時。談到課余為孩子“增負”,王先生也很無奈,“現(xiàn)在小升初是推薦入學,市重點中學在各個小學的招生都是‘掐尖’,我的孩子所在小學又是重點小學,學生普遍成績都很好,競爭就更加激烈。”王先生表示,班上像自己這樣為孩子“增負”的家長不在少數,“其實心里也很矛盾,一方面心疼孩子太累,一周都很難睡個自然醒,但另一方面又怕讓別人趕超了,家長挺煎熬的。”
記者走訪多所小學了解到,近年來,天津小學生,特別是一、二年級低年級學生的作業(yè)量都有明顯減少,然而,學校方面減得越多,家長給孩子就加得越多。記者在南開大學BBS上瀏覽發(fā)現(xiàn),不少家長發(fā)出帖子為孩子尋找家教,其中以五、六年級課業(yè)輔導居多,輔導時長從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半小時不等。此外,記者也從天津一家教育機構了解到,自暑期至開學初,該機構小學部分課程,自幼小銜接班到六年級沖刺班,咨詢和報名情況都十分火爆。
孩子學習興趣
比成績更重要
15年不留家庭作業(yè),照樣出好成績
事實上,留不留作業(yè)、作業(yè)量多少并不是減負的要義所在,減負的關鍵在于留什么樣的作業(yè),怎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日前,記者采訪了天津和平區(qū)中心小學六年級數學老師王曉卉,她堅持15年沒有給學生留過課后書面作業(yè),而她教過的學生數學成績均顯著提高。她給記者印象最深的話是:“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比成績更重要,千萬不要讓作業(yè)使得孩子心生懼怕。”
談到不留書面作業(yè)的初衷,王老師說:“只要留作業(yè),就有兩種可能:學生寫或不寫。固然一些孩子是因為懶惰而不寫作業(yè),但絕大多數孩子還是因為在學習上有困難,不會做才怵頭寫,于是抄襲作業(yè)、打電話溝通,甚至上網發(fā)布信息找答案等等來應對。如此一來,作業(yè)造成的附加問題更耽誤時間、影響效率,甚至導致孩子‘屏蔽’學習。”為此,王老師將一至六年級的課本全部熟悉了一遍,課堂上做到提效精講,然后利用課上剩余時間完成作業(yè),學生回家只需要將自己課堂上發(fā)現(xiàn)的問題、改正的錯誤及時復習,杜絕了無用功的出現(xiàn)。
在教學中,王老師注重根據學生個人情況“量體教學”。在講到提高題或者是難度較大的題時,王老師鼓勵基礎較差的孩子不聽,去做基礎的練習題,鞏固基礎,保證基礎題在考試時不出錯;而講到基礎內容時,對基礎掌握較好的孩子可以做提高題,在保證基礎的前提下爭取難題的分數。王老師告訴記者,不留硬性書面作業(yè)并不是回家無事可做,取而代之的是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反思,回家復習每天課上所學的內容,多思考,總結出白天實在想不明白的難題,轉天課上再由老師答疑?!邦}海戰(zhàn)術固然可以提分,但是孩子還能有終身學習的欲望嗎?我就怕孩子學‘傷’了?!痹谕趵蠋熆磥恚W是發(fā)掘孩子興趣,引導并培養(yǎng)孩子興趣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將來社會需要的是綜合型人才,而不是單向發(fā)展的‘考試機器’,我不是不留作業(yè),而是留思考的、能動的作業(yè),讓孩子從小樹立自覺學習的責任感。
減負任重道遠
需要多方聯(lián)動
家長調整心態(tài),老師自身“増負”
對于前后兩個版本的減負“國十條”,不少網友表示,減負這個話題從80后小時候就在熱議,成為多年來經久不衰的話題,甚至有人調侃說,“減負難,難于上青天?!蹦敲?,就目前情況來看,減負這個理想就真的照不進現(xiàn)實嗎?
對此,王曉卉老師有著自己的看法,“固然在升學壓力面前,實現(xiàn)減負確實有難度,但從老師教學的角度,還是有一定的探索、改進教學方法的空間?!蓖趵蠋熍e例說,有些孩子做題經常出錯,未必是因為不會,她就曾仔細對比班上一名學生的試卷,發(fā)現(xiàn)孩子每次都做錯填空題的第二道,“放在這個位置的題,難度并不大,孩子之所以總在同一個位置出錯,原因是他做題出現(xiàn)了疲勞期,每到這個位置就會注意力分散,這時老師要做的是如何幫助學生訓練注意力,而不是盲目地讓學生重復做題?!?/p>
此外,王老師建議家長一定要調整心態(tài),不要盲從,以孩子“沒閑著”來尋求自己內心的“安穩(wěn)”。同時,應該科學地看待孩子的學習情況,“每個孩子的發(fā)育情況不同,有的孩子思維能力發(fā)展相對慢一些,暫時的‘學不會’不代表今后也‘學不好’,不應因這種暫時的‘落后’,而給孩子‘填鴨’,弄得孩子懼怕學習,分數只是眼前的,孩子的未來才是長遠的?!?/p>
和平區(qū)中心小學校長李潔表示,對于減負,學校十分支持,并且也在不斷探索,考慮嘗試“體驗式作業(yè)”,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能力,“比如講到圓的周長這個概念時,就可以讓孩子在家用繩子圍成圓形,用動手操作來增加親身感受?!崩钚iL認為,保護孩子學習的好奇心、積極性是最重要的,“不喜歡做的事情,才會成為負擔,如果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減負’?!睂τ趯W校來說,給學生減負,實質上,則需要老師自身“增負”,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孩子“輕負高質”學習。同時,學校應主動和家長建立聯(lián)系,“建立家委會,增進家校溝通,定期將家長請到課堂中來,讓他們了解學校的所作,得到他們的共識和支持。學生的減負工作任重道遠,需要的是社會、學校、老師、家長以及學生本人的聯(lián)動?!?/p>
?
?
?
相關鏈接
不留作業(yè)能否減負?調查:??诙鄬W校仍布置書面作業(yè)?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0235a.com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