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7-03/13/7d57775d342d4e3adc223bd14235b7f0.jpg)
海棠樹果子燈。
“一葉有蛙”造型的兩用燈。
南海漁燈。
鹿形狀的煤油燈。
王福和收藏的最小的燈。
“不省油的燈”的發(fā)展(從左到右的變遷)。
玉燈臺上邊可以搭配燈。
煤油燈柱。
華僑在海南用的燭燈。
仰著腦袋,托著下巴,兒時的王福和,喜歡伏在父親腿上,聽他講關于燈的故事。從那時起,他的心里就種下了關于燈的種子。
“父親是海南第一代電工,家里收集第一盞燈時,我才十多歲,如今,我已是耳順之年,家里古燈近千盞?!钡弥浾叩皆L,王福和早早就站在??诠╇娋旨覍贅情T前等待,嘴里念叨著,這些燈,都是老一輩匠人的智慧,不能失傳啊。
一進門,記者就被眼前玻璃展柜里的各式燈具所吸引,再抬頭看,和普通家庭頭頂一盞現(xiàn)代工藝電燈截然不同的是,王福和家的墻壁、天花板上掛了幾十盞燈,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裝飾品,質(zhì)樸中,多了幾分神秘感。
“別看只有3個展柜,其實僅家里就存放了200多盞古燈,你看,這盞燈是最特別的?!蓖醺:驼f著,小心翼翼地從展柜最頂層抱下一盞陶瓷質(zhì)地的古燈。他介紹道,這盞燈可是南海漁民的日常用燈,出海打漁時,可把它掛在船頭照明,因為形似元寶,只有一扇“小窗”,所以它防風防雨,非常實用。
“南海的老物件,可是不多見的寶貝?!蓖醺:驼f,一次偶然機會,他在??诟歉浇I下這盞燈,經(jīng)??谑惺詹貐f(xié)會鑒定,這盞燈的出產(chǎn)年份可追溯到宋代。
僅這一件藏品,王福和就饒有興致地介紹了近半個小時,想一飽眼福,不得不向王福和提議:把展柜里的古燈都“曬出來”,讓我們長長見識!
(編輯:余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