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室四晝夜寫就瓊島“英雄花”
“梁老,您好!我們特地從海南來探望您……”2011年,當瓊海市政協(xié)領(lǐng)導(dǎo)帶隊去看望梁信時,瓊海市新聞中心主任王路生也隨娘子軍后代親友團,一起向梁老致以問候。
王路生還記得,那一天,梁老拉著他們的手,深情地說:“我時刻想念海南,希望有生之年還能再回去看看?!?/p>
梁信和紅色娘子軍的緣分,始于1958年。那年夏天,梁信出差來到了海南島,想要尋找創(chuàng)作素材與靈感。
在海南軍分區(qū)文化處翻看《瓊崖縱隊軍史》時,他意外發(fā)現(xiàn)了有關(guān)“女子軍特務(wù)連”的記載,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支女子軍隊。雖然記載的內(nèi)容不是太多,但梁信的藝術(shù)敏感性和戎馬生涯的共鳴性,令他全身熱血沸騰起來。
于是,他找到了原瓊崖娘子軍連第二任連長馮增敏,又找了十幾個健在的娘子軍戰(zhàn)士。他和她們一個個交談,筆記做了厚厚的一摞。之前,梁信已著手搜集海南女性革命者的資料。早期的海南,有一位在五指山麓、萬泉河邊揮槍高歌、叱咤風云的女俠劉秋菊,梁信曾經(jīng)對她的素材進行過整理。到海南,見到馮增敏和她的戰(zhàn)友,梁信長期醞釀于心頭的一個故事,漸漸有了雛形。為了收集第一手資料,他進入深山老林,一呆就是3個月。他在娘子軍戰(zhàn)斗過的熱帶叢林,在她們駐扎過的黎村苗寨流連忘返。
對這些受盡苦難的人,他其實一點兒也不陌生。梁信7歲喪父,12歲背井離鄉(xiāng),他一路乞討、打雜工。求生的意志,支撐著他頑強地活了下來。他親眼見到那些遭受非人待遇的女性,她們生活在社會底層,鬧翻身、求解放的意志更為堅定。
3個多月后,梁信搜集的女性素材,漸漸凝合成“吳瓊花”這個形象。他把自己關(guān)在??谡写艋\般的斗室里,連續(xù)鏖戰(zhàn)4天4夜,腦海里,影像重疊,故事波瀾起伏,一鼓作氣寫出了以《瓊島英雄花》為題的劇本初稿——
這是1930年的夏末,暴雨落在荒涼泥濘的山路。深夜,黑云翻滾,狂風怒吼。風摧殘著椰林蕉叢,閃電照射著海南島獨特的山河景物。
槍聲響起。一個年輕的女奴,正在一株芭蕉樹后探出頭來,她臉上有鞭痕,瘦瘦的面龐,濃眉長目,深眼窩,她有一雙黑亮的、火辣辣的、燃燒著仇恨的大眼睛……
(編輯:余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