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希望來自遠方
??? 中國政法大學青年志愿者走進海南希望學校
中國政法大學志愿者到海南省希望學校支教。
愛心無國界,更無地域的界限。趁著寒假,北京的志愿者來到海南希望小學,為希望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一陣來自北京的“頭腦風暴”。這群志愿者便是中國政法大學青協會的志愿者們,這群洋溢著青春活力的大學生志愿者自掏腰包來到海南,精心制作了一周的教學計劃。為了避免團隊成員借支教之名游玩,他們相約形成紀律:決不在支教期間外出就餐或游玩,放學之后也不可以。自發(fā)組織、自律教學、奉送愛心,他們以自身典范激發(fā)希望學校的孩子奮發(fā)向上,他們以自身言行證明著什么才是“未來的希望”?!醣緢笥浾?胡文娟?文/圖
“我要喚醒他們的理想”
“這次我們一共來海南17人,來自不同的學院,法學院、商學院、新聞學院、外語學院都有?!贝舜螏ш犼犻L周少博告訴記者。
周少博是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大二學生,1995年出生,河南人。記者最初見到他時,他在給初三年級的學生上課,由于講課頗有激情,周少博臉上掛著汗珠,只聽他大聲問學生們:“你們想不想有一個好的前程?要不要讀大學?要不要上高中?”聽到齊刷刷地“要!”周少博露出了笑容。
“你不知道,一般學校的中學生都理所應當地認為上了初中就要讀高中,但是希望學校的孩子不是這樣的。我問了很多初三生,他們畢業(yè)了會做什么,很多學生告訴我‘想當廚師’、‘想去打魚’、‘要幫父母做生意’,很少有學生說初中畢業(yè)會接著讀高中?!敝苌俨╊D了一下?!拔乙嬖V他們,讀高中才能學到更多知識,才能獲取更多改變他們命運的機會。我要喚醒他們的理想?!?/p>
畢業(yè)前的最后一次支教
韓瑞澤是中國政法大學大四的學生?!八呀涀隽怂哪甑闹驹刚?,每年都會去不同的學校支教,雖然要畢業(yè)了,但他還是堅持把志愿者工作做到最后。”周少博向記者介紹道。
“志愿者工作既能夠幫助別人,又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所以大學這四年我做了四年的志愿者,這是我畢業(yè)前的最后一次支教。”韓瑞澤說。
“這次來海南感受特別不一樣。以前我也在北京的農民工子弟學校支教,雖然這些孩子有著共同的特征,就是父母都沒有時間照顧他們,但海南的希望學校條件還是顯得艱苦不少,尤其是這里的師資力量顯得很薄弱,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有的老師要兼任好幾門課?!?/p>
海南希望學校的柴校長對這些志愿者們評價很高:“他們是一群很棒的孩子,他們上課很有激情,為學生們帶來了外面世界的信息,也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同時,因為他們很有活力,為希望學校慣常的教學注入了新元素,會給孩子上一些勵志課,讓這些平常很少考慮人生理想的孩子看到了新的希望。”
“我一天有六塊錢吃飯”
采訪期間,一個特殊的孩子吸引了記者的注意,他叫姜現友,上六年級。記者在他胸前帶的學生卡上看到“接送形式:自己回家”。
“自己回家?你挺勇敢的?!庇浾呖洫勊?。
“我爸死了,我媽跑了,我不自己回家怎么回?!苯F友說。
記者一時啞然,他倒不介意,接著說。“我跟我大伯住。學校的老師對我都很好,我們的劉校長看我身上臟還幫我洗澡、洗腳。有一次我沒錢吃飯,劉校長還給了我十塊錢?!?/p>
姜現友又說:“我一天有六塊錢吃飯,外面賣飯的阿姨都認識我,給我打飯都是打多的,有時候送我鴨腸、雞心之類的。”
“像姜現友這樣的孩子,我們學校有很多。”柴校長說?!八麄兊募议L多是農民工,忙于生計,沒有時間,也沒有錢送他們去讀書。我們學校是全免費地接收這些孩子的,不少愛心人士也會來學校資助他們。”
記者在學校里看到,很多孩子課間都到凈水器那里打水喝?!斑@是可口可樂壹基金為我們提供的凈水設備,你看,雖然是小舉措,起碼孩子們喝水不愁了?!?/p>
“教給孩子真正的知識”
“雖然這些家長把孩子放在這里的時候并沒有指望他們能獲得多少知識,但我們做老師的卻不能僅僅局限于做一個‘托兒所’,而是要把真正的知識教給他們?!辈裥iL說。
放學了,記者卻聽到鋼琴的聲音和朗誦的聲音,原來是學生們在為他們迎新春文藝匯演做準備了。
“不少家長開學的時候把孩子送過來,從此之后就再也沒有見到過他們,學校就是想通過這場文藝匯演讓他們看到孩子的另一面,看到他們原來可以如此美好,如果加以培養(yǎng),他們會像別的孩子一樣充滿希望。”柴校長說。
1月30日晚,一場別具特色的文藝匯演拉開帷幕。雖然家長們平素都很忙,可這次活動他們大部分都來參加了。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學點東西呢?主要是之前沒有機會給孩子學這些東西。特別感謝學校?!币晃患议L看完晚會后說。
這次晚會除了是孩子們向家長的才藝匯報會外,也是周少博他們支教結束的送別晚會,他們集體演唱了《再見》,在師生的淚水中結束了本次的海南支教行動。但有關希望的故事,還會繼續(xù)在類似海南希望學校的地方繼續(xù)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