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東
?
?
譚曉東設計的島派藝術品??
?
近期,由海南大學藝術學院發(fā)起開設的“瓊古遺韻”大講堂在海南大學拉開帷幕,引來眾多高校學子及社會文藝界人士的關注。11月7日,?海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海南大學教授譚曉東作為“島派藝術”的發(fā)起人和踐行者,受邀在“瓊古遺韻”大講堂做題為“島派藝術設計的風格特征”講演,展示了島派藝術的理念特色與島派藝術的發(fā)展前景。
何為島派藝術?
譚曉東說,北京有“京派”,上海有“海派”,廣東有“粵派”,那海南的特色島嶼文化,能不能也自成一派,擁有屬于自己的藝術風格標簽呢?于是,島派的概念便應運而生。
所謂“島派藝術”,譚曉東解釋說,就是把島嶼獨特的民族文化、亞熱帶風光、動植物景觀、氣溫特點、色彩搭配等設計元素有機結合起來,取其精華并加以提升,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繪畫藝術及設計模式,來展現島嶼獨特的文化魅力。
在藝術風格上,島派藝術倡導“地域文化主義”,主張吸收傳統(tǒng)文化精髓,挖掘本土地域特色文化,用國際化的手法同地域特色文化結合,進行潛心創(chuàng)作。
在經過近18年的精心研究和創(chuàng)作實踐后,“島派藝術”包容性和開放性的特點越來越鮮明,該理念已滲透到繪畫、工藝美術、陶藝、室內設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旅游規(guī)劃等方方面面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
“島派藝術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藝術團體的,它屬于認可這個理念的所有人?!弊T曉東說,島派概念最重要的特色就是開放性,他認為,在未來,海南島將成為一個藝術島,而且每個人都是藝術的創(chuàng)造者,只要把生活體驗好,就能把藝術做好。
從獨行者到引領者
1993年,剛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的譚曉東來到海南島。據譚曉東回憶,島派藝術從海南第一套自主設計的島服開始,后來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只要是海南元素的設計,不管是服裝設計,室內設計,建筑設計等等,他都積極嘗試,但其中也不乏失敗過和被別人質疑過,他曾面對過無數次的團隊解散。
“從最初島派藝術的獨行者,成為了如今島派藝術團隊的引領者,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島派藝術團隊的設計師,譚曉東的好朋友曹文祥告訴記者,正是譚曉東對藝術的一片癡心和追求藝術的苦行僧精神,才讓島派藝術在經歷了18年的風雨,在時代的更迭中延續(xù)下來。
譚曉東說在很大程度上他是受到了法國藝術家高更的影響。高更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厭棄現代文明對人性的侵蝕,來到太平洋的玻里尼西亞群島,在那里激發(fā)本真,創(chuàng)作了大量風格別具的畫作。
島派藝術應走向世界
2006年博鰲設計論壇的召開,成為島派藝術發(fā)展中的一個轉折點。譚曉東代表海南的設計師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名家進行講演,島派的概念引來了眾人的關注,隨后,便在設計領域打開了局面。
島派藝術概念不光在島內得到了認同,河南,廣西和廣東等地的不少設計項目也對熱帶特色的設計元素產生濃厚興趣,島派藝術進一步得到推廣。
譚曉東說,海南豐富的地域文化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需要藝術家們的不斷挖掘和創(chuàng)新。在未來,他們的目標是要形成島派文化的產業(yè)鏈,輸出海南文化,讓島派文化成為國家財富,讓從事這個行業(yè)的人去傳承島派文化,讓島派文化不光成為海南的,中國的,甚至要成為世界的。
?
相關鏈接:
游客享受海南藝術之夜 ??谥郝糜嗡囆g節(jié)歷時半年落幕首屆海南藝術設計創(chuàng)意周瓊海舉行 各院校學子大比拼 ?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