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學校老師都在緊張地籌備迎新吧,相信每個學校都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內容。在國外,“迎新”也是個大日子,一起看看國外的小學是如何迎新的。
美國:老師家長共訂新學期計劃
美國小學的老師會在開學的第一天站在教室門口,和每一位新生握手,并帶領學生到早已安排好的座位坐下。
開學伊始,學校大都要將新學期開設的課程以及學校的活動安排告訴學生和家長,便于家長安排時間參與到學校事務中來。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課程,老師也可以結合家長的建議為學生制訂新學期的計劃,通過召開家長會設定新學年的目標。
有的老師還會交給家長一本“老師——家長日志”,這將成為老師和家長聯(lián)系的紐帶。從開學第一天起,學生的種種表現(xiàn),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都會被記錄下來,老師和家庭共同關注孩子的發(fā)展。學生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可以從第一天起就努力糾正自己過去的缺點,在新學期里養(yǎng)成好的習慣。
英國:請家長離孩子遠一點
英國在教育中非常注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比如在小學一年級新生開學的第一天,學生們的主要活動就是認識新同學和老師們,而老師往往會在開學第一天對陪孩子來學校的家長提一點要求,那就是“離孩子遠一點”。因為孩子們一般會對第一天上學表現(xiàn)出興奮和積極的態(tài)度,反而是他們的父母會因為擔心孩子在學校不適應、遇到各種問題而焦慮不安。
此外,全英國的學童在剛入學時首先要接受的必修課程是網絡安全教育。英國學校認為有必要向學生傳授有關網絡潛在危險的知識,以便幫助學生在紛繁復雜的虛擬世界中更好地保護自己。
德國:游戲中邁入人生課堂
德國學生入學第一天,新生和家長們都會盛裝參加入學儀式,最有特色的是每個新生都會捧著一個碩大的圓錐形糖果包,里面塞滿了文具、玩具、糖果等各種禮物。老師要求并鼓勵家長們在這一天將糖果包送給孩子,慶祝孩子真正邁入人生課堂,孩子們也會像盼望過圣誕節(jié)一樣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孩子進校后,老師要領孩子參觀學校的各種設施,然后再分發(fā)課程表,講一講對學生的要求。有的老師還會設計新穎的游戲,以提高入學新生對學校的興趣。
德國一所社區(qū)小學的開學日上,老師帶領大家唱歌后,走下講臺坐上蹺蹺板,請一個小孩坐在另一頭,沒能把老師翹起來;再來一個孩子,也沒有用;又來了第三個,老師坐的那一頭終于翹起來了。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老師神情嚴肅地說:“每一個孩子都是重要的,因為有了他,一切都不一樣了?!?/p>
韓國:注重建立好的第一印象
韓國小學開學的第一堂課通常不講課,也不傳授學生任何知識。因為學生之間都是陌生的,每個人心里都充滿了好奇。
大家非常注重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班主任和學生會做一番自我介紹,讓班級關系變得更加融洽,具有親和力。老師會特別向學生強調,進入小學后應該抱有一種怎樣的態(tài)度去學習,并且讓學生們懂得熱愛國學和遵守禮節(jié)。
日本:開學不忘安全教育
在日本,新學期的第一天同樣不上課。師生們從打掃衛(wèi)生開始一個新學期,然后才是開學典禮、校長講話、唱校歌等。
開學儀式后,學生回到自己的班級教室,教師會檢查學生的健康狀況,看是否發(fā)生過傷害事故;學生也會彼此交流他們是如何度過假期的。老師會帶領學生們了解新學期的日程安排,制定學期目標,了解在學習和生活(包括安全問題)上需要注意的事項,最后是學習用餐禮儀。
此外,日本的開學第一天也是全國的“防災日”,學校會安排一系列以防災、安全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包括學生避難演習、安全回家指導、交通安全教室等。教師和家長進行交接學生的訓練后,學生由各自的家長領回。新學期第一天的“功課”結束。
?
?
相關鏈接
湖南高?,F(xiàn)雷人迎新標語:遠離郭美美拒絕柯震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