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今年27歲,曾是名牌大學優(yōu)秀畢業(yè)生,卻因詐騙罪兩次入獄。張羽說,父親當年為其取名“羽”,就是希望他今后能夠展翅高飛。然而,本應風華正茂的張羽,如今卻身處高墻之下,他的青春如同折斷翅膀的鳥兒,不能自由飛翔。
從小品學兼優(yōu)
重點大學畢業(yè)后留校任教
張羽出生在湖南湘潭一個普通家庭,父母都是鐵路系統(tǒng)職工。
張羽說,因為父母工作很忙,寒暑假,他基本上都會被送去上興趣愛好班,或者參加各種夏令營等活動。這也使得他從小就學會了獨立,比同齡孩子有了更多的興趣愛好。
由于成績突出,在中學階段,張羽獲得過“全市優(yōu)秀國旗護衛(wèi)隊手”、“市級三好學生”等榮譽,還代表學校參加全省英語比賽。
2005年,張羽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四川一所重點大學,進入高等學府后,張羽各項特長得到了更高發(fā)揮平臺:校話劇團擔任編劇和主演、校音樂社團主力成員、大二進入校廣播電視臺擔任廣播員直至大學畢業(yè)、在學生會外聯(lián)部服務四年、主持各類大小活動幾十場次等。
學生時期的張羽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品學兼優(yōu)好學生,深受老師、同學喜愛,更是父母眼中的驕傲。2009年7月,在同學們羨慕眼光中,22歲的張羽獲得留校任教資格。
1萬元
將優(yōu)秀大學畢業(yè)生變成階下囚
然而工作不到一年,從小喜歡自由的張羽就毅然辭掉教師工作。
2010年,張羽應聘到四川宜賓一家事業(yè)單位,做網(wǎng)站編輯。張羽覺得生活比想象中還要困難,此時張羽想到了離開。但又不甘心空手而歸,正好單位安排張羽處理一批廢舊電腦,當1萬元的處理費拿到手上時,張羽帶著處理費離開宜賓。
他本以為這樣一走了之就什么事都沒了,直到一雙冰冷手銬戴在他手上時,他才方知自己觸犯了法律。
詐騙罪,判刑7個月,張羽就這樣走進了看守所。服刑期間,張羽逐漸沉淪,不知道以后的7個月,自己將要面對怎樣的生活。
再次入獄
面對金錢他又動了貪念詐騙5萬
在監(jiān)舍里,張羽認識了老唐。老唐家住四川南充,剛剛入獄,案子還未宣判。在和老唐聊天中,張羽得知老唐妻子李某正在四處奔走,希望能幫助老唐少判點刑。
想到老唐平時對自己照顧有加,正好自己有位大學同學在南充人民法院上班,于是張羽主動對老唐說盡量幫他。
2011年10月,張羽刑滿出獄后與同學聯(lián)系,誰知對方一口回絕幫忙之事。眼看老唐宣判在即,李某又再三追問張羽辦得怎樣,情急之下張羽只得說關系沒有疏通好,需要大量金錢才能搞定。
以為這樣搪塞過去,老唐的家人就不會再找他了,誰知李某還真給了他2萬元現(xiàn)金。瞅著這錢來得也太容易,張羽也就不再客氣。幾天后,他再次聯(lián)系李某,說還要5萬元才能辦妥,于是李某又向張羽銀行卡賬戶存入3萬余元。
拿著5萬多元錢,張羽再次用到了“金蟬脫殼”一技,離開了四川來到重慶,希望重新開始生活。2012年底,張羽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一紙判決書宣判了張羽五年六個月的刑期。
“從小到大,我都是父母的驕傲,從來沒想過我也有犯罪的一天。”面對自己“二進宮”,張羽追悔莫及。(注:文中服刑人員為化名)
永川監(jiān)獄
重點大學畢業(yè)生、市級三好學生、老師眼中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這樣的孩子未來該走上怎樣一條陽光大道?可張羽卻選擇了一條不歸路,在金錢面前他一次次失去理智。如今的他,身處高墻之下,青春如同折翼的鳥兒,不能再自由飛翔。(重慶晨報永川讀本記者鐘耕軍 通訊員 楊儒海)
?
?
相關鏈接
快遞員透支9萬買彩票望暴富 涉信用卡詐騙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