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資料圖片)
云南省高考“狀元”周權。(受訪者提供)
考取港大卻“回爐”復讀 最終選擇清華 高考狀元坦露心跡
云南高考“狀元”周權,這個暑假過得并不“消?!?。
在拒絕了香港大學拋來的“橄欖枝”之后,又收到香港多家高校的熱情邀請,香港中文大學甚至對周權開出66萬港幣(約為52.9萬元人民幣)的獎學金。
最終,周權都婉言謝絕,沒有參加任何香港高校的面試,而是鐵了心讀清華大學。
“劉丁寧就是報了港大,很快就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適應那邊的學習方式,又返回重新參加高考。”除了從別人那里聽說的粵語、英語和繁體字三大攔路虎外,周權以去年從香港大學退學的劉丁寧作為一種理由。這一解釋,也引起外界爭議。
做出放棄香港高校的抉擇,是“從心所欲”還是深思熟慮?周權向記者袒露了自己的內(nèi)心過程。
周權的父親是安寧中學高中部的歷史老師,這個教工子弟,一直是學校師生矚目的焦點。但他似乎對這些“灼熱”看得很淡。
談現(xiàn)在:被外界“追逐”,喜歡清靜
記者:這次你棄讀香港高校,意外“走紅”,你感覺怎樣?
周權:我真想休息一下,采訪太多了。
記者: 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很多廣告商都找到你了?
周權:廣告的話肯定不會接的。
記者:為什么呢?排斥商業(yè)活動?
周權:嗯。
記者:現(xiàn)在找你的這么多,你打算找個地方躲起來么?
周權:不打算,正常休息就可以了。安寧地方挺小的,很清靜。
記者:你現(xiàn)在的錄取差不多已經(jīng)敲定 ,暑期怎么安排?
周權:跟同學一起出去玩,地方隨意。
記者:有沒有想過參加一些志愿活動?比如援助貧困地區(qū)的?
周權:我已經(jīng)在學吉他了,走不開。
記者:看來你愛好音樂?
周權:不算愛好,只是對吉他感興趣。
記者:可以帶把吉他彈唱走四方?
周權:呃,娛樂娛樂就行。
談內(nèi)心:“缺乏一種在外立足的信心”
記者:看你的空間簽名,很多都是充滿詩意和哲理的內(nèi)心獨白, 感覺你應該去寫小說?
周權:呃,閑得慌的時候寫的,都是這種感覺。
記者:你是真心喜歡學理科么?
周權:是的啊,我一直想學理科。
記者:你喜歡看文學、哲學之類的書?
周權:看小說算嗎?我看過《龍族》。我高一時看過《飛鳥集》,還有羊脂球。不過高二開始就沒看書了。
記者:你也喜歡飛鳥集?
周權:其實不是喜歡,而是高中那種零散的時間只能看《飛鳥集》了。
記者:有印象深刻么?
周權: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記者:高考前老師會要求閱讀或背誦一些名言名句, 你卻在看詩歌?
周權:呃,不過我也只看了這些。
記者:你看這些書,老師和父母會不會覺得浪費時間阻止你?
周權:我父母一直覺得我讀書少。不過事實也是這樣。所以我看書他們不會反對。
記者:很多人覺得高考是自己人生一個階段的終結,馬上要開始新的篇章?
周權:確實有這種感覺。
記者:你打算給自己下個階段定的主題是什么?
周權:信心。
記者:怎么說?作為狀元的你,應該是信心爆棚吧?
周權:高考實際很窄,但接下來的生活學習會寬得多。我覺得自己對高考以外的東西了解很少,所以缺乏一種在外立足的信心。不過現(xiàn)在還是繼續(xù)學習,想太多也沒用。
記者:看你在空間里的留言,比如,“我不知道怎么對待來來往往的人”,“生活像個圓圈,只不過我們一直向著同一個方向走”。感覺你的內(nèi)心有種憂郁的氣質(zhì),你是一個悲觀的人么?
周權:不是嘛,我覺得挺好的,高中也過得很快樂。
記者:你是處女座男生么?
周權:(笑)別人說處女座都是貶義詞用得多。
談棄港校:“不想了解香港大學”“選清華是憑感覺”
記者:前段時間你接受采訪時說的一些話,引起諸多爭議,也造成一些誤解?
周權:比如說?
記者:你說,看到劉丁寧放棄香港高校,所以放棄去香港高校讀書。
周權:誤解就誤解吧,過兩天大家都忘了。
記者:能給些好點的理由么?
周權:我選大學只有一個理由,清華、北大、港大都很好,為什么我們非要分出高下,沒人規(guī)定更好的大學一定比其他大學更能幫助人成長,所以想去清華就去清華了?;蛘哒f憑感覺。
記者:那你真的了解香港的大學么?
周權:不想了解這個大學。
記者:然而,你作為狀元,也是公眾人物,這樣說會不會有些不客觀?也會讓香港的高校很受傷?特別是提到劉丁寧。
周權:所以我之前沒說嘛。當然,其實我說什么都會有人不滿意的。
記者:現(xiàn)在你選擇了清華大學的金融專業(yè),是自己的選擇么?
周權: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