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府藏珍
????現在彩票已經很盛行,彩票在廣東流行的歷史,原來也很久遠呢。
????梁基永(廣東文獻學者)
????廣東人好賭,這似乎是很多近代以來史料上都有記載的習俗。百多年來,許多賭博方式都從廣東發(fā)明并傳播出去,例如以科舉的姓氏開睹的“闈姓”就是廣東人首先開始玩的?,F在彩票已經很盛行,彩票在廣東流行的歷史,原來也很久遠呢。
????廣東是中國彩票之鄉(xiāng),彩票的形式,比較早期和原始的,是在市集上公開招徠的“字花”,預先在店鋪門前高懸一個瓦煲,內裝有寫得一個楷書大字的紙條。投注者可以在預先設定的漢字中挑選,買中者以一比數十的賠率賠付。每日開三次,屆時當眾將瓦煲敲碎,主持人宣讀并展示字樣。這種原始彩票多數吸引市集上的師奶閑雜,公信力也有限,易于作弊。不久就有了比較正式的大型彩票,名字也多起來,例如山票,白鴿票等等?,F在這些彩票品種,只剩下澳門唯一的一家“白鴿票”還在經營。
????圖中所見的,是清末到民初時期江門與澳門兩地發(fā)行的彩票,屬于字花一類。左側的為1900年前后,在江門開售的彩票,彩票正中,是一百二十字的字花,這是由六組五言絕句組成不重復的一組字,投注者在上面任意選十個字,但要注意這十個字是分為五組,每組兩字相連的。這六首詩,從內容上看,并不是前賢名句,充其量只是當時幕客的手筆,從“高標輝百粵”,“迪佑祝岡陵”這些句子看,是廣東所自創(chuàng),并且都是祝頌皇帝圣明,富貴昌盛的語句,符合一般市民的心態(tài)。
????彩票上方有開彩店號的名字,大型的店號,信譽似乎也比較受歡迎,所以出現了“代收”的木戳,即四鄉(xiāng)的彩民也可以通過就近的代收點購買該號發(fā)行的字花,圖中江門票左側的紅色木戳正是代收點的標記。
????右側一枚,則是澳門新馬路“廣興總公司”發(fā)行的字花,與晚清時期木板印刷不同,二十年代初期已經改為機器印刷,防偽工藝有了進步。但是中間的一百二十字卻依然未變,因為這六首詩當時已經深入人心。這家公司的店號兩側,注明了:“港紙投票港紙派彩,銀毫投票銀毫派彩”,購買的最低限額似乎是二毫,即廣東通行的二毫銀幣,價格并不低廉。這是適應了澳門在當時通用香港貨幣與內地貨幣(銀毫)的市況。每個月開彩有六次(逢五逢十),據說彩池返還率達到六成到七成,頭獎(即全中六字)獎金可達一萬元,當時可以買一幢樓房。比較有趣的是,右上角還印著:“每月逢五逢十在康公廟前過繩杯卜”,康公廟是廣東特有的神祇,澳門康公廟位于十月初五街,過繩杯即過圣杯,為祈禱時投擲圣杯的儀式,“卜”即廣東話敲碎之意,看來當時在古廟前的開彩形式,還沿用著清代敲碎瓦煲的古風焉。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