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分享到新華微博
“寄寄老人款”陶器對破案至關重要
????21日,4號展館,入列海南博物館的的130尊精致獨立的陶瓷器,緩緩地從歷史的帷幕中走來,正式與海南人民見面。
????從史前時期,經夏、商、周、秦、漢,至魏、晉、隋、唐、宋、元,而后至明、清,這是一部延綿千年閃爍著人類文明光芒的陶瓷史詩,從線條的變化到質感的蛻變,無不是中國陶瓷文化和制陶工藝流轉脈絡的印記。
????丘剛說,這批文物的到來填補了海南省博物館形成優(yōu)勢文物體系的空白。
????而在這眾多的瓷器文物中,兩只元代“寄寄老人”款的灰陶象、灰陶牛格外引人注目,這兩尊珍稀的一級文物與6年前一樁轟動文物界的追索事件密切相關。正是在這兩尊“寄寄老人”款陶瓷的“證據”幫助,才使得國家文物局不花一分錢,從丹麥追回了156件流失的珍貴文物。
????丘剛介紹,2006年2月,丹麥警方接到舉報,在哥本哈根市一民居中查扣了一批可疑的中國文物,并及時向我國駐丹麥使館通報有關情況。而這批文物中就有寄寄老人款的灰陶象和灰陶牛。寄寄老人是元末明初陜西西安附近著名的陶器生產者。
????國家文物局正是根據這個線索,證明了這批陶俑的年代和出處,鎖定了被盜的時間和地點。2007年4月,國家文物局根據丹麥警方提供的照片資料,判斷這批中國文物屬于出土文物。
????根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的有關規(guī)定,國家文物局通過我駐丹麥使館與丹方磋商,要求返還這批中國文物。2007年8月,中國政府委托代理律師向丹麥地方法院提出將這批中國文物歸還我國的要求。2008年2月28日,丹麥地方法院宣判將這批中國文物歸還我國政府,4月4日順利完成接收手續(xù)。
4000年玉鉞計劃與市民見面
????而今,這156件從丹麥追回的文物已經全部劃撥給海南省博物館。
????目前國內發(fā)現(xiàn)寄寄老人款的陶器就6件,陶豆、陶倉、陶方平,陶方盒等4件就在西安的部分博物館中,而這兩件則被幸運地收藏于海南博物館,也是唯一的動物造型的寄寄老人款陶器。
????丘剛透露,這批文物中最珍貴的當屬距今約4000年的玉鉞,未來,這件文物也將有機會與廣大人民見面。
????丘剛說,這批文物的入藏對海南省博物館是非常關鍵的。這次展出是十分之一,計劃每隔2、3個月再展出一批,根據年代、器形分類。目前,他們已經組織業(yè)務人員進京學習,對這一批文物進行進一步研究和修復,另外,他們還將在在海南大學里合辦陶瓷專業(yè)的教學基地,省博物館二期動工后考慮建一個陶瓷標本室。(記者林瑩敖坤)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