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足球賽現(xiàn)場。 本報記者 戴冰攝
“大家好!非常榮幸主辦方選擇我做機器人大賽的主持人!”悅耳的聲音中,美女“莉莉”款款而至,竟是一臺人形機器人。上周末,本市首屆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舉行,由京內外17所高校大學生自己設計制作的數百個機器人同場競技,比賽也首次使用能自主與人對話的智能機器人主持“大比武”。
飛行攝像機器人:能抗四級風
“莉莉”剛宣布大賽開幕,現(xiàn)場上空就傳來一陣低沉的隆隆聲,一臺圓形遙控飛機來回飛動?!斑@是具有飛行功能的攝像機器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社團理事會會長唐榮寬告訴記者,這個機器人“身價”6.5萬元,可自主飛行取景,最高能飛300米俯視拍攝。據介紹,這個機器人的控制軟件均為在校大學生編寫。
這個會飛的機器人底部有兩個拱形的支架,上面裝有可俯仰的攝像云臺??刂撇考闹埽鶆虻厣斐隽?個碳纖維臂桿,每個臂桿都固定有一個配有無刷電機帶動的碳纖維螺旋槳。
飛行是否穩(wěn)定是攝像機器人最大的難題。這個攜帶2.5公斤攝像設備的機器人可精細控制6個螺旋槳的轉速,保持飛行穩(wěn)定,能抵抗四級風的干擾。此款機器人還能通過GPS導航,自主飛行到目標區(qū)域完成拍攝任務。
搜救機器人:部分毀壞仍能搜救
機器人創(chuàng)新答辯中,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學生趙旭帶來了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這臺機器人的最大特點就是如同蚯蚓一樣,被攔腰斬斷后,仍能“頑強”地前進完成任務。
“我們從蚯蚓身上找到了靈感,把機器人分成三部分,每個部分都裝有傳感器、驅動系統(tǒng)等,這樣在地震、礦難等惡劣條件下,即使機器人一部分被外力破壞,剩余的部分仍可以繼續(xù)執(zhí)行任務?!壁w旭一邊介紹,一邊用手做了個蠕動的動作。
據介紹,這個搜救機器人未來將十分小巧,“身體”內將裝備超聲波、溫濕度、有害氣體等感應器及雙目攝像頭。在代替人類進入狹小空間執(zhí)行搜救任務時,可實時傳回圖像和各種數據,還能感知生命體征。未來,這個“機器蚯蚓”將出沒在災難救援、管道檢測、水質監(jiān)測、衛(wèi)生防疫和先進制造等重要現(xiàn)場。
足球機器人:雙目攝像堪比人眼
在學校體育館里,一場機器人足球賽正在進行。開球、傳球、射門!機器人球員和職業(yè)球員一樣,踢得有模有樣。開場不到一分鐘,北京工業(yè)大學代表隊的機器人找準位置,狠狠揮動擊球桿,將球“踢”進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隊的球門。
足球機器人每個重40公斤,靠兩個吸球器控球運動。裝在底部的四向輪,根據控制核心計算出的軌跡自主移動。機器人足球隊的配合比人類球隊默契得多,它們在傳球前,可通過無線電準確地將球的軌跡、力度等信息傳給下一個“球員”,“球員”還能通過全景攝像頭捕捉影像,計算球運動的軌跡,自主跑位接球。機器人球隊的戰(zhàn)術、站位等程序都事先“植入”了機器人球員“大腦”,場上機器人“斗勇”,全靠大學生場外“斗智”。
未來,國內足球機器人將采用堪比人眼的雙目攝像頭,就算足球騰空而來,機器人球員也可以進行三維立體定位和軌跡計算,確定落點,順利接球。(記者王東亮)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