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糒是海南的美食,在香港和東南亞也廣為流傳(他們稱之為“海南雞飯”)。把整雞煮熟了剩下的雞湯,下米后煮成干飯,就是“雞糒”。煮雞的過程海南方言叫做“煠雞”,用清水煮出來的雞稱為“白煠雞”(白切雞)。
煠,在海南是一個常用的烹飪類用字,意思是“把食物放在水中煮”,只用清水不添加任何調(diào)料則稱之為“白煠”。北宋時官修的韻書《廣韻》中標(biāo)注為“士洽切,入聲洽韻:煠,湯煠?!?所謂“切”就是用第一個字的聲母與第二個字的韻母相拼),與海南話音義皆合。而且,在海南話中,“煠”字仍然保留入聲的讀音。
歷代文獻(xiàn)中有很多有關(guān)的用例。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素食》:“當(dāng)時隨食者取,即湯煠去腥氣?!碧拼鷦⑩稁X表錄異》:“先煮椒桂,或豆蔻、生姜縷切而煠之,或以五辣肉醋,或以蝦醋如鲙,食之最宜?!泵鞔旃鈫ⅰ掇r(nóng)政全書?卷四十六?荒政》:“(山莧菜)采苗葉煠熟,換水浸去酸味,淘凈,油鹽調(diào)食?!泵鞔m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4回:“第二道,又是四碗呷飯:一甌兒濾蒸的燒鴨,一甌兒白煠豬肉,一甌兒爆炒的腰子?!鼻宕痧ァ对龢恪罚骸安巳霚粺??!鼻宕詾锻ㄋ拙?雜字》:“今以食物納油及湯中一沸而出曰煠?!爆F(xiàn)代詞典也收錄這個“煠”字,《辭源》1982年修訂本的釋義只有一個:“食物放油或湯中,一沸而出稱煠?!币陨纤f的“湯”,是指熱水或開水。根據(jù)《辭源》的解釋,“煠”包括水煮和油炸兩種方法,但是在海南話中專指水煮,并不表示油炸,這還原了“煠”字的初始意思。
海南地處熱帶,氣候炎熱,四周環(huán)海,這種地理氣候環(huán)境決定了海南飲食的特點(diǎn),即以清淡為主,講究原汁原味,因此“白煠”這種烹調(diào)方法用得比較多。除了“白煠雞”外,還有“煠鴨”、“煠鵝”、“煠蝦”、“煠雞蛋”、“煠花生”、“煠粿”、“煠粽”、“煠苙”等很多“白煠”食品。民間有一個詞語叫做“白煠狗頭”,用來指稱“露齒之開懷大笑”,蓋因“煠熟的狗頭其狗牙必然外露”,故有此戲謔之說法。
江南地區(qū)的“大閘蟹”實(shí)則名叫“煠蟹”,因蟹以清水蒸煮而食這種最普通的吃蟹方法而來。清代吳縣人顧祿在其編撰的介紹蘇州風(fēng)土人情、禮儀習(xí)俗的《清嘉錄》一書中,以“煠蟹”為題,詳細(xì)解說了當(dāng)?shù)厥承返娘L(fēng)俗。吳語中的“煠”,與海南話中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指一種用水煮食的烹調(diào)方法。
“烀”是與“煠”有點(diǎn)類似的烹調(diào)方法,例如“烀紅薯”。把紅薯洗干凈,放在竹籃子排列整齊,然后把竹籃子放到鍋里面,加上少量的清水,蓋緊鍋蓋,加熱使蒸氣充滿飯鍋,讓紅薯充分地“蒸桑拿”?;@子通常都是專門用于烀紅薯而定制的,俗語“不烀紅薯筐收起”(與“飛鳥盡,良弓藏”有異曲同工之妙)中的“筐”,就是指專用于烀紅薯的竹籃子。這樣烀出來的紅薯飽滿圓潤、松膨可口,讓人百吃不厭。
?
相關(guān)鏈接:
三亞美食—藤橋排骨海南烹飪高手云集???精品美食大PK第十三屆龍泉文昌雞(國際)美食節(jié)在海口開幕龍泉文昌雞美食節(jié)暨冰島美食推介月??陂_幕[組圖]海南美食攻略:淘海鮮大餐閩南語系劇路在何方? 海南美食攻略:淘海鮮大餐[圖]?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