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島小菜園里的西紅柿。 |
土壤來自海南島
初上永興島,竟意外地發(fā)現(xiàn),這個珊瑚島不似想象中那樣光禿禿,而是多數(shù)被綠色覆蓋。在一名上島看望父親的10歲男孩小宇的眼中,永興島上椰子樹特別多,晚上星空特別美,星星特別亮。
其實,早期的永興島自然環(huán)境惡劣,只有珊瑚沙,卻沒有土壤。為了改造這里的生存環(huán)境,島上駐軍便開始從海南島上打包土用船運到永興島上。與此同時,他們開始種植椰子樹。如今,永興島上的椰子樹幾乎覆蓋了這個僅有約2.2平方公里的小島。
有了土壤,西沙支隊的院子里也建起了一個小菜園,里面種植有茄子、西紅柿等蔬菜,除了依靠瓊沙3號運來的果蔬給養(yǎng)外,小菜園成了支隊一年四季的新鮮蔬菜供應(yīng)來源。
“鐵家伙”銹得快
8月6日清晨6時,溫度計顯示,西沙永興島的溫度是34攝氏度;中午12時,溫度計顯示溫度是44攝氏度;下午6時,溫度是31攝氏度。直到離開,這幾項數(shù)據(jù)幾乎沒有大的變化。
西沙的太陽特別烈,初來時沒有經(jīng)驗,在驕陽下曬了1個多小時,便變成了紅臉膛。而比暴曬更可怕的是,這里的氣候比海南島更為潮濕,在室外吹風(fēng)半小時,身上便黏黏糊糊,而汗水,早已像蒸桑拿似地流個不停。
除了流汗,“鐵家伙”銹得快是永興島上的一大特色。西沙支隊2009年換的房門,門把手幾乎個個銹跡斑斑,這樣的效果,在海南島上,或許要三五年甚至更久才能有。而在永興島上,包括自行車在內(nèi)目所能及的鐵制品,幾乎沒有一樣例外。
(編輯:陳櫻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