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流傳出一則視頻,聲稱冷凍饅頭不能吃了,因為冷凍超過兩天會長出毒性堪比“砒霜”的黃曲霉素!那么,饅頭凍上兩天真的會長黃曲霉素嗎?凍饅頭真的是成了“致癌餐”了?接下來一起還原事實,洞悉真相。
冷凍環(huán)境不適宜黃曲霉毒素的生長
饅頭冷凍兩天真的會長黃曲霉素嗎?就此問題,記者采訪了南京農業(yè)大學的相關專業(yè)人員。
南京農業(yè)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院長 李偉:黃曲霉毒素是黃曲霉菌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一種毒素。
專家介紹,通常食物的溫度和濕度要達到一定的條件,才會產生黃曲霉素,冷凍或冷藏的環(huán)境都不適宜黃曲霉素的生長。
南京農業(yè)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院長 李偉:冷凍的條件是非常不適合黃曲霉菌生長代謝,或者產生毒素的條件。如果要產生黃曲霉毒素,一般要滿足幾個條件,第一要有比較適宜的溫度,通常霉菌適宜的溫度從15℃到35℃,是它比較適合生長的溫度。另外霉菌的生長需要有濕度,濕度也是比較高的,80%到90%的濕度。
據了解,一般家用冰箱的冷凍溫度在零下18℃,濕度也相對較低。因此,并不滿足黃曲霉菌產生毒素的條件。對此,專家辟謠表示,這種說法過分夸大了冷凍饅頭可能的風險。
浙大回應網傳短視頻:沒有相關研究
網上流傳的這個視頻據稱來自——浙大研究發(fā)現,那么,這是不是浙大研究團隊的科研結果呢?近日記者采訪了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副院長劉東紅。
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副院長 劉東紅:浙江大學一直非常關注食品安全領域的研究工作,也非常關心微生物導致的致病性食用菌的安全研究工作,但是浙江大學沒有做過冷凍饅頭產生黃曲霉毒素的研究。因為我看到網上一年前也有過類似的報道,還有更早的時候也有。這些報道都打著不同學校的名義,顯然說明報道是不真實的。
如何防范霉素風險?面食如何正確保存?
黃曲霉素的主要來源是哪兒?該如何防范?
南京農業(yè)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院長 李偉:對于黃曲霉菌,它也有一些非常喜歡的宿主,特別是玉米和花生。霉菌長了毒素以后,因為它有基內的菌絲,實際上菌絲或者毒素不僅可以深入食品的表面,還會深入內部。因為有的時候無法從顏色上觀察菌絲滲透深淺。
南京農業(yè)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院長 李偉:一般情況下,如果品嘗到糧食或者花生有異味,這個時候不要僅僅把這個東西吐掉,而且還要用水大量涮口腔,我們吃到的苦味都和一些毒素的產生或者不好的物質有密切關系。
新鮮的饅頭或者面食沒有吃完,應該如何正確保存?
南京農業(yè)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院長 李偉:長期存放要放在冷凍的環(huán)境,三個月內吃完。如果放在冷藏的條件下,可以拿保鮮膜把它包起來,再把它放在保鮮袋里面。在放之前最好不要用手或者跟周圍環(huán)境接觸太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