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而是一項整體性、系統性、管長遠的工程,是“發(fā)現問題 -解決問題 -鞏固提升”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近日,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印發(fā)《關于全面開展城市體檢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在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城市體檢工作,扎實有序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通過城市體檢,為城市高質量發(fā)展“把脈開方”,推動系統治理“城市病”,成為新時代統籌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的重大課題。
自2018年開始,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選擇試點城市、樣本城市持續(xù)開展體檢工作,到2023年試點城市已達59個,覆蓋全國31個省區(qū)市。此次《指導意見》出爐,意味著從2024年開始,我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全面開展城市體檢。
實施城市體檢,意義重大。城市作為“有機生命體”,也像人一樣,在“生長”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城市病”,需要定期體檢來明確健康狀況,發(fā)現病灶、診斷病因、開出藥方,整體推動城市結構優(yōu)化、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從這個意義上講,城市體檢是優(yōu)化城市發(fā)展目標、補齊城市建設短板、解決“城市病”問題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統籌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推動城市人居環(huán)境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抓手。
推動城市體檢做實做細,要以目標為導向。城市生長必然面臨發(fā)展的問題,許多病因既有發(fā)展跟不上需求的問題,也有發(fā)展不平衡、治理不系統的問題。各地要以“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主動“對標”、拿城市高質量發(fā)展要求精準“掃描”、用人民群眾新期待深度“透視”,查找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短板弱項,找出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痛點,倒逼城市加強目標與資源的有效銜接。
推動城市體檢做實做細,要積極動員公眾參與。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對城市的脈搏跳動最熟悉,也最有發(fā)言權。毋庸諱言,由于公眾和政府站位不同,關注點和側重點必然不同,會出現一些市民感受很深但政府未及時看到的問題和現象。與此同時,政府謀劃的頂層設計和宏觀問題,一些市民也可能感受不到?!吨笇б庖姟穼⒄暯呛凸娨暯窍嘟Y合的做法尤其值得充分肯定。無論是重慶在街道層級建立的“市民醫(yī)生”機制,還是深圳面向全體市民征集城市建設改善提升意見,這些實踐經驗都表明,注意傾聽公眾的意見,城市體檢才能交出一份切合實際的報告。
推動城市體檢做實做細,要實實在在解決問題。體檢評估不是掛起來的診斷圖,而是要強化結果運用,推動整治和根治。從更新供氣、供水、供熱等老化管道,到推進老舊小區(qū)加裝電梯;從建設“口袋公園”,到建設15分鐘便民生活圈;從盤活老舊廠房,到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體檢查出的問題,要落到具體解決問題的項目清單上。這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而是一項整體性、系統性、管長遠的工程,是“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鞏固提升”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這些工作無法畢其功于一役,只有落實到城市治理的每一天,才能不斷豐厚、浸潤城市生活,培養(yǎng)城市獨特的氣質,贏得居民的認可。
城市體檢工作推進的成效,事關城市高質量發(fā)展,連接著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只有自覺摒棄“諱疾忌醫(yī)”的錯誤心態(tài)、卸下“丟丑丟臉”的思想包袱,由點及面“尋病灶”,由表及里“治病根”,才能更好解決民生難題、煥發(fā)城市活力,讓城市走出一條有自身特色的高質量發(fā)展之路,讓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