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民警李文(右二)。(本人供圖)
30年,在歷史的維度,如剎那一瞬,而對于一座城市,意義深遠。
“我還記得30年前,海口的模樣……”??诶厦窬钗拇蜷_記憶的閘門,向??诰W(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講述著他眼中海口的30年。
1988年,海南省掛牌成立。此時的李文,正在廣東省海警總隊??谥ш牱?。“我們就居住在海甸島,大部分面積都是魚塘,道路以土路為主,一下雨就坑坑洼洼,交通不便?!崩钗恼f,要從海甸島到市區(qū),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那便是人民橋。
建省的消息一傳出,海南驟然間成為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向往和憧憬的熱土,“十萬人才下海南”成為當時海南人才熱的生動寫照。“那年??诘慕值郎隙际敲苊苈槁榈娜巳?。在人才大軍中,很多都是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他們沒有帶太多的錢,幾個人便結伴租住在便宜的民居里,有的甚至直接睡在馬路上?!崩钗幕貞浀?。
1989年,??诮洕兴鹕?,交通狀況明顯改善,公路有所增多,??谑袇^(qū)10個主要路口紅綠燈安裝并投入使用?!奥飞纤妮嗈I車較少,大部分人的交通工具還是自行車?!崩钗恼f。
1993年,李文被調至剛成立的??谑泄簿盅簿箨牐饕撠熝策壓痛驌舴婪豆ぷ??!耙粋€派出所只有一輛警車,每名民警配備了‘三大件’——槍、手銬和警棍?!崩钗恼f,因為用車緊張,他經常蹬著自行車去路面上巡邏。
在??谑泄簿盅簿箨牴ぷ靼肽曛螅钗谋徽{派到龍華公安分局刑警大隊,負責大案、要案的偵破工作?!爱敃r筆錄都是手寫,打印材料還要去外面的打印店打印。由于路面沒有安裝監(jiān)控,破案難度相較現(xiàn)在要大得多?!崩钗恼f,條件雖然艱苦,但大家打擊犯罪的熱度不減。
“還記得我在龍華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工作期間,當時轄區(qū)內發(fā)生一起命案,一名男子殺害了一對夫妻,我們全力追捕。最后,嫌疑人躲到了大山上。為此,我們偽裝為伐木工人,去山中尋找。連續(xù)搜尋四天,我們才找到了他。當時他很警覺,一發(fā)現(xiàn)有人,立即舉起槍,對準我們。我就說,我們只是來砍木頭的工人。他才放松警惕,把槍放下。此時,我抓住時機,迅速撲了過去,和其他同事一起將其抓獲?!?李文回想著從前,心中熱血沸騰,“當時大家都很拼命,一心只想著把嫌疑人抓住?!?/p>
199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qū)10周年,??趪Q、世貿、海甸島等地都開始快速建設,可謂多頭并進,發(fā)展迅猛。生活中,人們以BB機為主要溝通工具,接到信息后,通常要用公共電話回給對方,所以當時公共電話十分火爆,經常要排隊等候?!爱敃r我們民警已經配有對講機,但是距離有所限制,只有幾公里遠?!崩钗恼f。
2008年,海南跨入中等收入地區(qū)行列。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诠驳挠布蛙浖玫搅穗p重提升?!熬斓乃刭|不斷提升,有了更高的學歷要求。在硬件上,辦公室都配有電腦、打印機、傳真機等設備,工作更暢通?!崩钗恼f,民警出警裝備也由之前的“三大件”變成了如今的“八大件”——執(zhí)法記錄儀、手槍、彈夾、防暴噴霧器等。
2015年至今,李文任??谑泄簿铸埲A分局觀瀾湖治安工作站站長?!坝^瀾湖以前到處是灌木,比較偏僻,沒想到,隨著馮小剛電影公社的建成和逐步發(fā)展,現(xiàn)在已成為了??诼糜蔚囊粡埫!崩钗恼f。
如今,海口公安向科技要警力,著力打造“智慧公安”,推進“平安??凇苯ㄔO。其中,海口“天網”工程的實施,為破案帶來了極大便利,也為老百姓的安全披上“防護網”?!坝幸淮危挥谟^瀾湖的一家酒店發(fā)生了盜竊案件。我們迅速趕到現(xiàn)場后,調取了案發(fā)地點和周邊的監(jiān)控錄像,通過‘天網’很快便確定了嫌疑人的體貌特征。短短幾個小時,我們成功將嫌疑人抓獲,破獲該起盜竊案件?!崩钗母袊@道,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2018年,建省辦經濟特區(qū)30周年,??诘慕洕⒔煌ǖ雀鞣矫娑加辛孙w速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公安民警的“戰(zhàn)斗力”也隨著科技的助力日益強大?!艾F(xiàn)在案發(fā)率得到有效遏制,社會治安和諧穩(wěn)定,老百姓的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也更加理解和支持我們公安的工作。”李文說,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是他前進的最大動力。
社會在變,“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初心不變?!霸趰徱环昼姡龊?0秒!這身警服,我還沒有穿夠!”今年已59歲的李文,雖然還有兩個月就要退休了,但仍像一頭老黃牛,兢兢業(yè)業(yè),堅守工作崗位,為海口的建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祝愿下一個30年,??谠絹碓胶?!”
記者 劉杰
(??诰W4月19日訊)
相關鏈接:
“我與海南30年”系列報道——記??诖汗鈹z影室30年“芳華”故事?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