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1月11日電(記者 何欣榮)11日零點剛過,上海嘉定區(qū)的劉先生在網上為早早挑好的餅干、堅果等零食付款。12分18秒后,快遞員敲響仍在“血拼”的劉先生家門,雙方完成簽收。這是“雙11”天貓平臺完成的第一個訂單,智慧物流成為閃電配送的關鍵。
受益于智慧物流的不止是天貓。蘇寧易購宣布,11日零點13分47秒,該平臺的全國第一單完成配送,配送物品為上海奉賢區(qū)消費者購買的一個iPhone手機。
分鐘級配送到底用了哪些物流黑科技?大數據預測是第一環(huán)。通過預售數據和自身積累的大數據,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提前把爆款商品布置在消費者附近的倉庫里,甚至做好了發(fā)貨前的預包裝,實現了“單未下、貨先行”。
機器人和智能倉儲技術的運用也是一大亮點。京東表示,今年“雙11”期間,平臺位于北京、青島、上海、廣州、武漢等地的13個智慧物流中心及首個全流程無人倉投入使用。其中,無人倉的最大特點是對于機器人的大規(guī)模、多場景應用。從碼垛、供包、分揀到集包轉運,機器人不僅能夠依據系統(tǒng)指令處理訂單,還可以完成自動避讓、路徑優(yōu)化等工作。
快遞公司同樣在物流科技上花了大力氣。除了引進多套自動分揀設備,圓通速遞還用數字代碼進行地域分單,用數據預測各快遞節(jié)點的收包裹量,監(jiān)測實時配送信息,全力保證包裹及時送達。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國內訂單和城市訂單,跨境訂單和農村訂單也在智慧物流支撐下大幅提速。根據菜鳥網絡的數據,通過海關與企業(yè)合作,從位于各大保稅區(qū)的倉庫發(fā)貨,天貓“雙11”進口第一單耗時33分鐘。通過將農村地區(qū)習慣購買的商品下沉至縣城倉庫,天貓“雙11”農村第一單耗時69分鐘。
科技創(chuàng)新正在改變快遞行業(yè)。隨著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分揀等先進技術在快遞領域廣泛應用,人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快遞企業(yè)將成為世界智慧物流的重要參與者,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一個領先者。
?
?
相關鏈接:
國家郵政局:雙11期間快件業(yè)務量將超過15億件?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