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早上6點,92歲的趙鶴陽一如往常起床觀看早間新聞,雖然他一只眼睛因白內障視力下降得厲害,聽力也遠不如前,但他仍堅持每天看新聞、讀書、看報、摘錄優(yōu)秀文章……這是他維持了幾十年的習慣。
??? 趙鶴陽在自己的書房中展示他在下基層考察時拍攝的照片 陳靜 攝趙鶴陽的長子趙毅說,自1987年離休后,父親就從未間斷過學習,也從未停止向貧困山區(qū)民眾、孤寡老人及自然災害地區(qū)奉獻愛心。四十多年來,父親捐出各種善款60余萬元;訂購數(shù)萬冊書籍、舉辦各種下鄉(xiāng)宣傳圖片展活動、為希望小學購買文具學習用品等花費38萬余元,合計98萬余元。
奔波勞累一生,趙鶴陽至今住在女婿家的集資房里,沒有存款、沒有房產,子女成家買房沒掏過一分錢,一件夾克穿了12年、皮鞋補了又穿,生活非常節(jié)儉。
趙鶴陽是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qū)人,先后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政大學和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班學習,畢業(yè)時被選調到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從事民族工作。工作期間多次參加中央民族慰問、訪問團,走遍了甘肅、新疆、貴州、云南等偏遠落后地區(qū),也正是這段經歷,讓趙鶴陽看到中國貧困民眾的生活困境。
1958年底,趙鶴陽積極響應號召從國家機關調到云南省人民廣播電臺從事編輯工作,1963年,他再次向組織提出到地處邊遠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維西工作,當時的他已是有妻兒老小的人了。
???? 家中雖有寬敞的沙發(fā),趙鶴陽還是習慣坐在客廳角落的木椅上接受記者采訪 陳靜 攝“作為家人,我們當時很不理解,好好在大城市生活不好嗎?非要到邊遠貧困山區(qū)去,圖個啥?”趙毅直言,很多人都說父親的官是越當越小,工作環(huán)境越來越艱苦,職務也從處級干部到一般辦事人員,不知道的還以為父親工作能力有問題。
趙鶴陽卻回答:“我是去工作,不是去當官,我認為這樣做自己離群眾越來越近。物質貧困不怕,可怕的是精神貧困?!?/p>
趙鶴陽所在的維西傈僳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西南部,是全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縣,也是一個集“邊遠、山區(qū)、民族、貧困”于一體的特困縣。
維西縣農牧和科技局副局長李樹成說,他和趙鶴陽相識15年,兩人結伴到山區(qū)村寨、學校宣講,捐贈書籍百余次,趙鶴陽為基層干部群眾訂贈理論書籍40多種、10萬多冊,義務宣講500多場次。自1974年起,趙鶴陽還給兩位需要照顧的孤寡老人寄送生活費,并先后為長江流域洪災、印度洋海嘯、汶川地震等捐款數(shù)萬元……
“父親1958年正式成為中共黨員,在他的影響下,我們三兄妹的家庭成員都入黨了。”趙鶴陽的小女兒趙青說道,父親總是說:“既然是黨員就要講黨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痹诟赣H的影響下,趙青也資助了一名家庭困難的部隊軍人,“通過幫助他人,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p>
目前,趙鶴陽的事跡先后被國家《中國人才辭典》、《盛世中華》、《軍之英才——共和國最可愛的人》等大型文獻收錄;趙鶴陽先后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被中共云南省委組織部評為“云南省老有所為先進個人”等,累計獲得中央、省州、縣各種獎項49項。(完)
?
?
相關鏈接:
20萬捐款變兩千 主辦方:支票模型是給觀眾看的?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