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
主持召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
2017年3月20日,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主持召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近年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處于高發(fā)態(tài)勢,既嚴重侵犯了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又往往與電信詐騙等其他犯罪存在密切關聯(lián),社會危害日益突出,必須依法予以懲治。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將“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整合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擴大了犯罪主體和侵犯個人信息行為的范圍。司法實踐中,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具體定罪量刑標準尚不明確,一些法律適用問題存在爭議,亟需通過司法解釋予以明確。
為依法懲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權益,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啟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解釋的起草工作,委托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等進行前期調研,廣泛征求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院內(nèi)各相關審判庭、各高級人民法院及有關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的意見,并召開專家論證會研討論證,修改形成送審稿,提交本次會議審議。
《解釋》(送審稿)共十條,主要規(guī)定了以下三方面的內(nèi)容:(1)公民個人信息的范圍;(2)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3)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所涉及的寬嚴相濟、犯罪競合、單位犯罪、數(shù)量計算等問題。
會議經(jīng)討論,原則通過該《解釋》。會議決定,根據(jù)會議討論意見對《解釋》送審稿進行修改后,與最高人民檢察院會簽適時發(fā)布。
?
相關鏈接:
兩高將發(fā)司法解釋 明確侵犯個人信息定罪量刑標準?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nèi)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