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三軍留宿修整后留下的紙條,屋主至今保存 劉和平攝
探索發(fā)展模式百姓走上致富路
聚焦精準扶貧和長征沿線新變化。不怕苦、腳踏實地、團結一心脫貧致富,是長征精神的傳承,對正向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奮進的重慶而言、對投身于五大功能區(qū)域建設等改革發(fā)展前線的每一名黨員干部來說,長征精神具有非凡的意義。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扶貧攻堅不僅是廣大黨員干部的責任,當地的老百姓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扶貧這件事情上也是一個道理,政策、思路、方法、團結等都是重要因素。
彭水縣的勃希采摘體驗園是以專業(y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fā)展的觀光休閑農業(yè),依托轄區(qū)旅游資源,抓特色促農業(yè)發(fā)展,現在,勃希采摘體驗園已然成為當地農民返鄉(xiāng)就業(yè)、增收致富的“菜園子”。2015年實現經濟效益20萬元,2016年實現經濟效益60萬元,預計2017年將實現經濟效益100萬元。同時也帶動周邊50余家農戶走上增收致富之路,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原地務工等方式,農戶最高年增收近2萬元,戶均年增收近6000元。
彭水縣善感優(yōu)質紅心獼猴桃
此外,在海拔為670米的位于彭水善感鄉(xiāng)桂花村、農綱村的善感優(yōu)質紅心獼猴桃基地,彭水縣利用當地獨特的自然資源和適生條件,采取“實施公司農戶 合作社基地新型聯合體”的模式種植優(yōu)質紅心獼猴桃。鄭登奎和張正容夫婦是當地村民,以前他們自家種些玉米大豆,一年的純收入也就3000多元,加入合作社后,夫婦倆在合作社打工,兩人月工資就有5000多元,每年還能收近千元的土地租金,家庭收入可謂是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據了解,桂花村、農綱村現有獼猴桃種植規(guī)模560畝,為當地老百姓致富打上了重要的一分。
如今,善感的老百姓感受到了獼猴桃產業(yè)的甜頭,他們對獼猴桃有著越來越多的美好愿景。善感鄉(xiāng)黨委書記崔明偉說,未來將打造萬畝獼猴桃基地及深加工、觀光農業(yè)綜合產業(yè)群體,擴大種植面積至10000畝,并進行品種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培訓,還將修建獼猴桃專用包裝廠,引進獼猴桃專用分選線,同時要建深加工工廠和冷藏保鮮庫。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