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畢業(yè)多年的學生,給北侖職高的鄔紅波老師送來了99朵紅玫瑰,作為教師節(jié)禮物。
每每收到學生們的祝福,鄔紅波總會拿出她40歲生日時外公寫來的一副對聯(lián)——“教壇共譜育才詩,華年不惑興國志”。
從鄔紅波的太外公這一輩算起,他們家五代人,在長達百年的歲月里,直系親屬7位老師,加上旁系、旁支親屬,一共出了16位老師。一代代人,詮釋了師道的守望與傳承。
五代人十六位老師,這就是教育世家。
第一代:
太外公,清末秀才開私塾
這五代人,最早做教師的是她的太外公。
小時候,鄔紅波住在外公家,就一直聽外公講太外公的故事:“太外公是清末秀才,1905年科舉制度廢除,他在北侖下史村開私塾,閑時幫村民寫寫對聯(lián)、書信,大家都尊他為大先生。”
第二代:
外公史福元,創(chuàng)辦下史初小
鄔紅波口中的外公史福元,是大家族的第二代教師。從小就在這所私塾里跟讀,練就一手好字,算盤也打得很溜。解放后,因為學問好,外公被村民推薦當了校長,創(chuàng)辦了下史初小。村民們遇到史福元,總會恭敬地喊一聲“先生”!
第三代:
父親鄔祥槐和母親史耐薰
鄔紅波走上講壇,是受父親鄔祥槐和母親史耐薰的影響,他們是家族第三代教師。
說起父親執(zhí)起教鞭,鄔紅波說,也有一段機緣。
父親家境貧困,五個兄弟,上完初中實在沒錢了。他選擇了可以免費就讀的余姚梁弄師范。
畢業(yè)當年,在香港經(jīng)商的親戚發(fā)達了,找他去當幫手,可他毅然投身教育事業(yè)。
“就算一日為師,也一直得有為人師表的模樣!”這是父親說的最多的話。
第四代:
鄔紅波和丈夫
在鄔紅波的記憶里,童年是在校園度過的,空了去學校的圖書館借書,白天看父親教書,母親代課,晚上他們還有一堆作業(yè)要批改,還要準備第二天的講義。隔天一早,父母又精神抖擻地上課去。在小女孩的心目中,老師這份職業(yè)好神圣,從教的種子從小播在了鄔紅波的心底。
1979年,鄔紅波就讀寧波師?;瘜W系,畢業(yè)后被分配到鄔隘中學擔任化學老師。那時,她遇到了現(xiàn)在的老公——在鄔隘中學當語文老師的徐興國。
第五代:
女兒徐覺曉,職高老師
后來,鄔紅波的女兒徐覺曉寧波大學畢業(yè)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招聘考試,成為了一名職高教師,從教也有六個年頭了。
為人師表的職業(yè)精神在一代代人之間流轉,滲透進了這個家族的血脈。(記者 方孟軍 鄒洪珊 吳曉鵬)
?
?
?
?
相關鏈接:
尊師重教情意濃 ??诘谑闹袑W歡慶教師節(jié)?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