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女人,14歲喪父,28歲喪母,五個孩子因病、因車禍走掉三個;她是一位善良偉大的女性,57年如一日地用愛奏響一曲“嫂子頌”,照顧體弱的婆婆和癱瘓在床的小叔子,丈夫工作離家遠,她全都默默承擔了下來……“待婆如嬰,待叔如子”是對她最好的贊美。2015年9月,李桂儉榮登“中國好人榜”。(見中國文明網(wǎng))
愛是責任,她用愛撐起了這個岌岌可危的家。她原是天津城里的閨秀,卻甘愿留在徽州農(nóng)村照顧這個不幸的家,體弱的婆婆,癱瘓在床的小叔子,一雙年幼的兒女,她毫無畏懼地默默承擔下來?!拔也涣粝聛?,就不配當媳婦不配當嫂子?!闭驗樾闹杏胸熑危庞赂业負鸺抑械拇罅?,照顧小叔子57年,“我并不覺得苦,我是心甘情愿做這一切的,無怨無悔”。正因為她平凡偉大的愛,才會有小叔子感動地說出“待婆如嬰,待叔如子”這樣感激的話語,這些也正是對她對“孝老愛親”最完美詮釋。她用仁愛奏響一曲“嫂子頌”,她用責任感詮釋了什么是家庭美德。
愛是為親人著想,她無微不至地照顧小叔子,連愁容也不露半分。她把最好的食品給婆婆和小叔子,次一些的給孩子,自己吃最差的甚至忍饑挨餓,先顧家人再想自己,“我艱苦一點,一家人就能好過一點”,有多少人對家能夠愛到這般無私?小叔子行動不方便,她就把電視機、收音機、電話、報紙都放在他觸手可及的地方,讓他對外面的世界有所了解,她如此善解人意地為家人考慮周全,也從未因艱難繁瑣的服侍活兒有所怨言。一個能讓人贊頌的平凡人,肯定有常人莫及的不平凡之處,一個時刻為他人著想、心中裝著仁愛的人,怎能不讓我們敬佩?
她沒做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卻默默地為一個家庭承擔和付出,讓一家人的生活更舒適,她以善良的堅持感動著我們。“好人”并非只可遠觀,我們還可以向她這樣平凡的“好人”學習,懂得為家人著想,用實際行動詮釋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為家庭的和諧美好盡一份愛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