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光益與黨員和技術人員連夜搶修水泵
洪光益與黨員和技術人員連夜搶修水泵
??诰W見習記者:鄧鈺?? 通訊員:陳創(chuàng)淼
??谑行阌^(qū)統(tǒng)歷嶺村,村民共400余人,家家安樂,戶戶安康。村中雖有10個大姓,彼此間卻親如一家。10月27日,??诰W記者來到統(tǒng)歷嶺村,看到村中的瓜果大棚中,一茬茬青菜整齊劃一、青翠茁壯,一棚棚苦瓜藤上掛果、鮮嫩翠綠。幾個農民在棚中查驗蔬果生長狀況,忙碌而充實。
村內的種菜大棚
?村民在大棚查看苦瓜長勢??
發(fā)動全村成立農業(yè)合作社 六年收入增四倍
統(tǒng)歷嶺村村長洪光益介紹,村中的土地較為肥沃,很適合種植經濟效益高的時令蔬果,但村子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對農田沒有進行科學規(guī)劃和缺乏農業(yè)基礎設施,村中耕地無法得到合理利用。由于缺乏灌溉系統(tǒng),村民們只能種植甘蔗、木薯、芝麻等需水量較小但經濟效益低的作物。2008年,村民年人均收入僅有4千元。
村子要發(fā)展,就必須完善灌溉系統(tǒng)。洪光益在心里算了一筆帳:為一戶人家獨立安裝抽水設施大約需要2至3萬元。全村70余戶人家都獨立安裝抽水設施,就需要投資200余萬元。但如果通過建水塔,在農地安裝地下管網的方式鋪設灌溉系統(tǒng),成本只有50余萬元。如果只靠村民們“單打獨斗”,無法解決基礎設施問題。只有擰成一股繩,共同發(fā)力,才能實現全村致富。
在2008年5月,統(tǒng)歷嶺村開始籌備成立農業(yè)合作社。至該年10月,??诮y(tǒng)歷嶺蔬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正式成立。在合作社的組織下,村民們集資建設了現代灌溉設施,有效地使畝產值從1000余元增至5000余元。
經過6年多的艱苦打拼,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農民蔬菜種植合作社,迅速崛起成為??谑杏忻氖卟朔N植實體,并成功實現了種植管理模式的對外輸出,成為我省首個實現種植模式“吃螃蟹”的合作社。據2014年統(tǒng)計數據顯示,村民的年人均收入達2萬元,較2008年增加了4倍。
敢想敢做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采用 “螞蟻搬家”式管理見成效
洪光益認為以前一直制約合作社發(fā)展的是沒有成功的運營模式,農民生產積極性低,蔬菜生產效率低、收益差。后來他通過考察和思考,一步步摸索出一套“螞蟻搬家”的一體化管理模式。由政府和合作社做好基礎設施和承辦工作,村民承包并自主管理一定畝數的土地,像“螞蟻搬家”一樣,每個人都參與其中,為集體出一份力。
他進一步介紹這種管理模式:土地分包到農戶種植,合作社提供基地灌溉設施、農資采購、農藥統(tǒng)一監(jiān)管以及技術指導、產銷等方面的服務,并保證效率、保證收益、保證安全。“螞蟻搬家”式的管理使蔬菜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蔬菜的質量和銷售得到保障。村民們也自發(fā)參與其中,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在家門口就賺到錢誰不樂意參與呢?”村民甘鐘法介紹,以前他在佛山的服裝廠打工,每天加班加點地干活年收入也只有兩三萬元?!?011年,家人告訴我村里的農業(yè)合作社辦得有聲有色,都勸我回家承包土地?!痹诩胰说墓膭钕拢淑姺ㄞo去工作歸鄉(xiāng)種田。
“參與合作社后,黨員干部和村干部們都很熱情地幫助我,不僅提供種子和肥料,還定期上門進行指導?!备淑姺ɑ剜l(xiāng)后承包了近5畝農田,在合作社的指導下干得熱火朝天?,F在他的年收入已經超過10萬元,還在不斷上升中。對于未來,他充滿了信心。
發(fā)揮黨員和基層干部作用 始終走在服務隊伍最前列
“要保證合作社的順利發(fā)展,不能光靠村民們積極參與,身為黨員和基層干部,我們必須做好服務工作?!?洪光益黝黑的臉上綻出樸實的笑。在農業(yè)合作社的管理中,他始終堅持黨員和干部必須“走在服務隊伍最前列,危險之處不撤退”的理念。
說起洪光益和村干部們的服務精神,村民吳鐘獻深有感觸。吳鐘獻的妻子在2012年患上了重癥,輾轉好幾家醫(yī)院進行各種檢查,卻一直找不出病因。眼看著家里的存款一點點花完,妻子的身體卻越來越差,吳鐘獻心里萬分無奈。由于無力支付合作社的社費,吳鐘獻提出要退出合作社。洪光益知道后馬上來到他家,對他進行勸解和開導,為他墊付了農業(yè)社的費用。洪光益還主動幫他播種、施肥和滅蟲,幫助他渡過難關。吳忠獻激動地說:“在困難的時候更能感受到干部們的支持和關心?!?/p>
就在前幾天,村里的水泵壞了無法排水。為了保障村民們的用水需求。洪光益組織了幾名基層黨員和技術人員一起搶修。眾人從烈日炎炎的大中午一直搶修到第二天凌晨四點才結束。周邊早已月明星稀,他們才踏上回家的路?!拔覀兓鶎痈刹亢忘h員能做的就是服務一方群眾,讓村民們過得更加幸福美滿?!?/p>
洪光益指導村民種菜
洪光益查看苦瓜生長狀況
洪光益查看苦瓜生長狀況
(10月27日訊)
?
?
相關鏈接:
四川南充調查官員之女出資成立農業(yè)合作社事件
黎區(qū)第一個農業(yè)合作社:蕃茅邁向合作化
臨春嶺公園將建珍稀樹種樹木園 具有生態(tài)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增長迅猛 海南中西部文化旅游駛上快車道
海口上半年林業(yè)總產值24億 實現生態(tài)經濟效益共贏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