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境外媒體稱中國借抗戰(zhàn)大閱兵對日施壓:意義非凡
境外媒體稱,中國舉行抗戰(zhàn)大閱兵具有特殊意義。
據(jù)日本《東京新聞》1月24日報道,中國在建國50周年(1999年)和60周年(2009年)舉行過盛大的閱兵式。這次即將舉行的閱兵式是首次與國慶節(jié)無關。習近平主席一方面要向國民展示他完全掌控人民解放軍,另一方面也是要牽制日本的安倍政權在歷史認識和參拜靖國神社等問題上自律。
據(jù)香港《太陽報》1月24日報道,利用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舉辦閱兵是國際慣例,美國、法國、俄羅斯莫不如此,譬如去年6月,法國邀請美俄英等國領袖參加盟軍諾曼底登陸70周年閱兵式。俄羅斯則隔三岔五就舉行各種形式的紅場大閱兵,以展示國威軍威。對于中國來說,舉辦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閱兵,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
眾所周知,日本首相安倍上臺之后,政治上向右轉,軍事上強軍備戰(zhàn),將軍事矛頭對準中國,而日本背后的美國亦在推波助瀾。中國必須對日本還以顏色,通過舉行抗戰(zhàn)勝利大閱兵展示國防現(xiàn)代化的最新成就,既可以向美日等國示威,又提醒國人警鐘長鳴、居安思危。
日本是崇拜強者的民族,美國在日本上空丟了兩顆原子彈,徹底征服了日本,使其至今仍服服帖帖。蘇聯(lián)紅軍當年席卷東北,將百萬關東軍一掃而光,日本至今在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本報注)問題上不敢越雷池一步。
中國與其口斥日本,還不如舉行一場盛大閱兵式,展示最先進的國防科技,讓日本垂下驕傲的頭顱。
在安倍政府轉向軍國主義的大背景下,抗戰(zhàn)更不應該被遺忘。當局舉辦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閱兵,可以將蒙受的苦難和屈辱轉化為走向未來的民族凝聚力和正能量,再度凝聚民心民意。
另據(jù)香港《星島日報》1月24日報道,軍事研究員黃東認為,這次閱兵也是紀念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針對日本的意圖明顯。近年因釣魚島主權爭議,中日關系低迷,同時日本國內右翼勢力抬頭,“中方舉行大閱兵,無疑是給日本壓力,希望日方正確對待侵略歷史”,同時,閱兵式邀請普京出席,也可以進一步拉近中俄兩國關系。
1984年的閱兵,中國首次展示陸基洲際導彈,引起全球震驚;1999年閱兵最受關注的是“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2009年的閱兵,中國展示的武器包括了巡航導彈、反艦彈道導彈,及多種戰(zhàn)略導彈。近年中國推動軍事透明化,今年的抗戰(zhàn)勝利日閱兵將有什么武器裝備登場,備受關注。
據(jù)香港《信報》1月24日報道,除了俄羅斯,中國尚未明確透露邀請哪些國家首腦出席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閱兵式。有消息稱上合組織成員國、亞信機制成員國和歐盟部分國家都是受邀國。而作為二戰(zhàn)時中國的盟國,現(xiàn)在又是日本盟國的美國是否在邀請之列,則不得而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