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平
時光交替,歲月如歌,激情與夢想永遠是生命的主題。迎著清晨的第一縷曙光,我們又跨過了一道時間的門檻?;厥?014那些寫滿了激情與夢想的日子,瞬間領悟到,過去就是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
法治,也唯有法治,才是串連起2014年所有故事碎片的主線。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主題,開啟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新時代,同時也是在這一年,中國的法治建設正在與中國的經濟建設一起步入不同以往的“新常態(tài)”。
依法改革“新常態(tài)”。2014年被輿論稱為中國“深改元年”,戶籍、公車、養(yǎng)老、財稅、高考等等,一系列長期懸而不決的改革難題在這一年紛紛破冰試水,而背后支撐著這些改革措施的強大力量正是法治。在很多人眼中改革與法治似乎是一對矛盾體,以為只要談到改革必然就意味著對現行法律的突破,但事實并非如此。2月底,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凡屬重大改革必須于法有據”,由此,依法成為改革的前提。
7月,國務院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在意見的指導下,以戶口登記城鄉(xiāng)統(tǒng)一為標志的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推開。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預算法修正案,開啟了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新格局。無論是行政體制改革、醫(yī)療改革、高考改革,還是司法體制改革、農村土地改革、收入分配改革,2014年的重大改革舉措,無不遵循了強化頂層設計,依法有序推進的原則。依法改革“新常態(tài)”,讓中國的改革走得更穩(wěn)、走得更遠。
法治反腐“新常態(tài)”。2014年,反腐是中國最大的亮點。在這一年有4名副國級及以上高官落馬,30多名省部級官員被查,另外還有若干大小不等的“蒼蠅”被抓。這讓人們清楚地看到黨和國家反腐決心前所未有,反腐力度前所未有,反腐的成效前所未有。
法治的要義不僅在于讓違法者受到懲處,更在于讓違法者必然受到懲處?!靶⊥等霊簟⑶閶D反目、拍照露富、交通事故”,人們以往對反腐的調侃折射出的是對反腐偶然性的不滿。而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在2014年,反腐已不再是隔墻扔磚頭,而是靠制度發(fā)力、法律發(fā)威,體制內監(jiān)督已成為反腐的核心力量,反腐真正體現出了不論權力多大、職位多高,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依法受到嚴懲這一基本的法治原則。正是這種必然性讓法治反腐成為當前中國反腐“新常態(tài)”。
司法糾錯“新常態(tài)”。從年初的楊波濤案,到年底的呼格吉勒圖案,2014年,司法錯案始終牽動著人們的目光。在糾正錯案的過程中,司法機關勇于承擔責任,不怕揭丑,不捂蓋子,并逐漸形成了防范杜絕冤假錯案的思想自覺和制度自覺。
錯案也是司法的代價,任何一種法治形態(tài)都無法避免錯案,關鍵是司法如何糾錯。與以往的“亡者歸來”“真兇落網”式被動糾錯不同,2014年的司法糾錯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制度的力量,中央政法委防范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建立健全防范冤假錯案工作機制的意見在糾錯過程中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以制度堵塞司法漏洞,以制度糾正和防范司法錯案,正成為司法糾錯“新常態(tài)”。
海外追逃“新常態(tài)”?!皣鴥让八镭澑?,海外安享余生”,這種現象的大量存在無疑是刻在社會公平正義上的一道刀口,不消除這種現象,正義就無處安放。2014年最振奮人心的是公安部啟動了“獵狐2014”緝捕在逃境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專項行動,截至2014年12月4日,公安機關先后從60個國家和地區(qū)抓獲經濟犯罪人員248名。
獵狐行動的戰(zhàn)果,讓人們欣喜地認識到,中國完全有能力緝捕藏匿于海外的逃犯,海外將不再是“避罪的天堂”。而海外追逃的常態(tài)化必將全面提升中國政府打擊犯罪的能力,也必將更好地維護法治的權威。
從反暴恐“新常態(tài)”、到司法環(huán)境保護“新常態(tài)”,從涉法涉訴信訪“新常態(tài)”,到全民守法“新常態(tài)”……2014年法治建設的“新常態(tài)”都將成為展望2015年法治中國的新視角。
時間飛逝,我們不斷向前。2015年的第一個早晨,我們用激情與夢想擁抱新升的太陽,就像擁抱迎面走來的法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