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網絡安全體驗區(qū),群眾正在進行公共場所的WIFI體驗。
24日,由中央網信辦、中央編辦、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聯合主辦的首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正式啟動?;顒訉⑼ㄟ^“啟動日”“政務日”“電信日”“法治日”等專題活動,幫助百姓樹立網絡安全意識,知曉網絡安全技能。
從吃穿住行到工作學習,如今我們越來越離不開互聯網。但是,無處不在的互聯網生活是否安全?
免費公共充電器、免費WIFI背后存危險
“這也太可怕了!只是給手機充個電,信息就被竊取了?!痹?4日開幕的網絡安全公眾體驗展上,一位群眾聽到工作人員的講解,發(fā)出這樣的感嘆。
當前,在火車站、汽車站、機場等公眾場合,有很多免費的公共充電器。然而,“免費”的背后也許就是不法分子的“商機”,他們在手機充電的接口做些手腳,進而竊取公眾個人信息,嚴重的還會給用戶造成經濟損失。
“我們身邊的WIFI熱點,并非每個都是安全的,有的很可能是釣魚WIFI。”在展示區(qū),工作人員提供了3個WIFI熱點,其中一個熱點模擬了釣魚WIFI的工作原理,用戶只要通過手機成功接入,上傳到網上的照片就會馬上顯示在展廳內的顯示屏上。
面對釣魚WIFI,工作人員提示,在公眾場合,最好使用一些大型商家、主要運營商提供的熱點,而不要去使用一些蹭網程序。
網絡攻擊防不勝防,八成政府網站曾中招
如果說“蹭網”屬于“自投羅網”,那么遭遇網絡攻擊就令人防不勝防了。在今年10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曾經表示,中國是網絡攻擊的受害國,每個月有1萬多個網站被篡改,80%的政府網站受到過攻擊。
根據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發(fā)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我國計算機病毒感染率為54.9%,同比上升9.8%。
此外,調查顯示,2013年通過網絡下載或瀏覽傳播病毒的比例占85.2%,比上年上升了9.8%,連續(xù)第五年占據病毒傳播主要途徑的首位。
“從24日零點到上午11點,我們的系統(tǒng)已經自動查殺木馬5771萬次,查到有木馬病毒的電腦是187萬臺?!?60公司總裁齊向東向記者展示了一份實時的中國網絡安全威脅地圖,只是木馬查殺這一項,平均每天就要進行上億次,每天感染病毒的電腦在600萬臺到1000萬臺之間。
威脅網民上網安全的,還有騷擾電話和釣魚網站。僅一家網絡安全公司的數據就顯示,平均每天攔截的垃圾電話和短信數量是1億條,攔截的釣魚網站達到9600萬次。在今年“雙11”當天,攔截的釣魚網站數量更是達到了近2億次。
除制度保障外,專家建議應養(yǎng)成良好上網習慣
那么,如何實現安全上網呢?
在法律保障上,為了維護信息網絡安全、完善懲處網絡犯罪的法律規(guī)定,今年10月,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本次草案新增多項措施嚴厲懲處各類網絡犯罪。
此外,工信部已經出臺了《關于加強電信和互聯網行業(yè)網絡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從網絡基礎設施安全防護、突發(fā)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響應、安全可控關鍵軟硬件應用、網絡數據和用戶個人信息保護、移動應用商店和應用程序安全管理等方面加強網絡安全監(jiān)管。
同時,今年5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曾發(fā)布消息,為維護國家網絡安全、保障中國用戶合法利益,我國即將推出網絡安全審查制度。該項制度規(guī)定,關系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系統(tǒng)使用的重要技術產品和服務,應通過網絡安全審查。
而除了保障互聯網安全的制度建設外,業(yè)內人士建議,網民還需要保持良好的上網習慣。
“目前,中國網民數量達到6.32億,提高安全意識,是維護網絡安全的基礎性問題?!痹诰W絡安全宣傳周啟動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網信辦網絡安全協(xié)調局局長趙澤良作出這樣的比喻,“網民應該形成良好的網絡習慣,要像吃飯前洗手一樣自然”。
“比如,我們需要養(yǎng)成三個習慣,第一,不輕易下載那些看似好玩但是存在安全隱患的程序;第二,不要小看一個個網絡賬號密碼,要定期更換;第三,該打補丁的程序一定要及時打補丁?!壁w澤良表示,只要做到這些,就可以避免絕大多數的網絡安全問題。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