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原國家稅務總局征管司司長李林軍表示,向個體電商征稅是趨勢,但要把握時機和策略。他表示,大數據的管理,為未來的稅收征管帶來了機遇。
10月25日,在2013中國稅法論壇上,中國注冊稅務師協(xié)會副會長、原國家稅務總局征管司司長李林軍表示,向個體電商征稅是趨勢,但要把握時機和策略。他表示,大數據的管理,為未來的稅收征管帶來了機遇。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官員當天也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對于電商征稅存在一個認識誤區(qū)。實際上,無論是實體店,還是網店,在稅法上的地位是一致的:只要符合一定條件,都需要納稅。針對電商征稅,在政策上沒有障礙;不過,稅收征管的現實是,不可能對所有網店都征稅。
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網絡零售額超過1.3萬億,同比增長67.5%,占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3%。
電子商務的迅猛發(fā)展,給稅收征管帶來很大挑戰(zhàn)。李林軍表示,像天貓,其線上的很多品牌,都有實體店,都進行了稅務登記,線上線下的銷售基本都交稅。但這塊的征管也有漏洞,一些商家并沒有將線上銷售納入。
而類似淘寶個體網店的C2C,則難度更大。淘寶去年銷售額為8000億元,占據網絡零售的大頭,但其中有700多萬個體電商沒有進行稅務登記。
李林軍表示,越來越多個體電商進行大件交易,今后線上交易規(guī)模會越來越大——從趨勢來看,是要征稅的。
不過,中國稅務報總編輯、原國稅總局稅收研究所所長劉佐認為,對眾多個體電商征稅的成本比較大,認真征起來,可能收不上多少稅,而現在針對大企業(yè)還有很多稅收漏洞,與其盯著個體電商,還不如盯著大企業(yè)。
另外,很多網店沒有達到納稅的標準,就像很多個體小店沒有繳稅一樣,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征管的漏洞,但這種做法在世界上很普遍。
個體電商是否嚴格征管,或者何時開征,現在沒有時間表。
李林軍進一步指出,個體電商解決了千千萬萬家庭的就業(yè)問題,若馬上強制征稅的話,會影響就業(yè)。這個問題,需要國務院來決定,開征的時機和策略都要好好把握。
劉佐則認為,很多個體電商規(guī)模很小,解決就業(yè),減輕政府的負擔,是好事。隨著這些網店規(guī)模的擴大,需要進行推廣,會有更多客戶有發(fā)票的需求,等他們成長起來后,自然需要進行稅務登記。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造成網絡交易的膨脹。大數據時代的信息管理技術,也將方便稅務機關征稅。劉佐表示,大數據時代,當稅務機關與銀行、商家等聯(lián)網,掌握更多信息時,稅務征管就水到渠成了。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