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玉第一次看海和開心留影。彭桐 攝
??诰W9月27日消息(記者 彭桐)無夢不人生。14歲前,李小玉有的只是噩夢連連;14歲后,她有了多彩的夢和世界。是海口晚報,為她打開了一扇呼吸新鮮空氣,從而實現(xiàn)一個個美夢的大門。
2007年8月底,早已喪父失母的李小玉,在爺爺奶奶相繼過世后,成為孤兒,其在府城的伯父把她背到家中撫養(yǎng)。
本報記者與之巧遇后,本報刊發(fā)《肢殘少女渴望上學》掀起波瀾,歷時一個多月,在殘聯(lián)、教育局等單位幫助下,李小玉走進瓊山第五小學,成為全省一年級最大的學生,并在本報持續(xù)關注下,她實現(xiàn)了一個個不敢奢想的心愿。
“那時幾乎無路可走,最可怕的是將陷入無知!”國慶節(jié)前,記者探訪李小玉,已是一名中學生的她,憶起6年前的遭遇和一路輕快走過的情景,感慨萬千。
圓了讀書夢
晚報一篇報道為李小玉換來了入學券。她還清楚地記得,上學第一天,一個叫劉興成的叔叔送來一堆學習用品,她的眼睛和嘴巴都張大了。
在村里時,年邁的爺爺奶奶只會給她講民間故事;進城后,偶爾返家的堂姐教她認幾個字。她的知識少得可憐,完全不能與年齡成正比。
做夢都想不到能進校園讀書的她,決定珍惜難得的機會,笨鳥先飛。她反復預習、復習,認真聽課和完成作業(yè),要以最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每天不辭勞苦接送她往返學校的伯父和社會上關心她的好人。
讀二年級時,她的作文就成班上范文。讀完三年級,她就跳級到五年級。小學畢業(yè)各門功課均是優(yōu),校長還極力推薦,但幾個名牌中學都顧慮她行動不便而婉拒,幾經輾轉,瓊山華僑中學接納了她,還給贈送了一輛特制的上學專車。
“總歸有學上,這是我不幸中的萬幸,最大的幸運,一直很開心!”現(xiàn)是瓊山華僑中學初二(10)班學生的李小玉如是說。她認為,晚報為她打開求學之路,等于幫她找到了人生方向,到目前為止這是最讓她激動的事情。
圓了父愛夢
讀多了書,頭腦豐富了,眼界開闊了,李小玉更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哪怕能像正常孩子一樣隨父母離開學校與家兩點一線,在節(jié)假日到城鄉(xiāng)隨便走走也好。
可是這簡單的愿望,對于其生活并不如意的伯父來說,卻不能滿足她。
也許是上蒼給她開的玩笑太大了,她兩三歲還不記事時,父親過世了,母親也拋棄了她,“父母”這真實而又沉痛的字眼便在她心底塵封了。她多想能看到親人的臉,感受一下父愛。有一段時間聯(lián)想到自己的身世與處境,她變得沉默寡言。
很快,她的臉上又一掃陰郁而泛起了春光。2009年4月,記者把在市公安局工作的老警察、“全國志愿助殘陽光使者”呂大俊帶到她面前。這位“警察叔叔”自愿成為她爸爸,每月為她存100元,并為她買課外書、手機、健身按摩器,還帶她去逛商場、吃肯德基,坐火車去天涯海角看海,坐飛機去北京“爬”長城……
“好多好多的人生第一次,好多好多的不敢想像,居然都夢想成真!”李小玉說,晚報總是在最需要的時候幫助了她,無論物質還是精神,都讓她很富有。尤其是有了父愛,她輪椅上的生活雖有殘缺,但很溫馨。
?
?
相關鏈接:
馮玉琦 中風后仍堅持訂閱海口晚報
退休老干部自費訂閱報20多年 見證晚報發(fā)展全過程
??谕韴笾艺\讀者:女兒愛讀晚報考上好大學
五旬夫婦訂報數(shù)十年 要看晚報一輩子
海口晚報25周年寄語--徐濤
??谕韴?5周年寄語--張仲彩
晚報“老兵”陳小龍: 退休12年每天詳讀??谕韴?/a>
當好晚報“守門員” 訪??谕韴罄闲ε巳辗?/a>
創(chuàng)刊元老心懷感恩憶當年 訪海口晚報老記者曾紀禎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