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春季開學起,國家為所有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新華字典》。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稱,湖北省教育廳為全省300多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的不是國家明確要求的正版《新華字典》,而是當地一家出版社出版的所謂《學生新華字典》,這本字典在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備案的著作者是假的,字典中的差錯率超過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20倍,出現很多常識性錯誤,屬于應當被銷毀的圖書。(5月5日中央電視臺)
先得感謝一下央視的《每周質量報告》,如果所言的報道內容屬實,這就是國家媒體的仗義執(zhí)言、勇于揭開了少數地方政府部門胡作非為的黑幕,這相對于某些媒體盡管路見不平、但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睜只眼閉只眼,于己有好處才發(fā)聲、沒有利益就高高掛起,或是擔心自己“人少廟小”敢怒而不敢言,確是體現出來了責任媒體助推社會進步的勇于擔當!
毫不客氣地說,將380萬冊錯誤百出的盜版字典發(fā)給學生,湖北省教育廳這事做的真的太齷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本是教育事業(yè)主管部門的一個堂堂省教育廳,絕對不可能不知道盜版書籍對于學生教育的危害;所以,公然給屬下300多萬學齡兒童發(fā)放盜版字典可以看出,湖北省教育廳的公信與良知完全是被狗吃啦!而齷齪得更令人發(fā)指的還有,湖北省教育廳膽敢鋌而走險、冒天下之大不韙置國家財政部教育部的明令于不顧,很大原因或在于380萬冊價比正版貴的字典背后,數以千萬元計巨額的黑幕利益誘惑!
然而,稍微用心觀察這一系列齷齪丑行,還會感受到在其背后的諸個可怕:
一是湖北某些利欲熏心的職能部門,對農村學生教育事業(yè)基礎地位的集體漠視。380萬冊的字典,從編輯、到出版、到印刷,從征訂、到分送、到送到學生手中,這絕非一朝一夕便能完事,其中還應該經過多個環(huán)節(jié);但這一切看似不可能的荒唐之事,竟然就在公眾的瞠目結舌之間成為事實,不僅是湖北省教育廳,當地新華書店、版權打假、政府集中采購,乃至各個地縣教育主管部門,對此后果都難卸其責!
二是湖北公共資金監(jiān)管部門的“選擇性失明”。作為國家財政部、教育部下?lián)艿膶m椯Y金,到了湖北省一定會進入相應的嚴格監(jiān)管渠道;而且,本著“??顚S谩钡幕驹瓌t,如果沒有“內鬼”呼應,絕不可能將原本用于正版《新華字典》的數千萬資金,移花接木到本地盜版的《學生新華字典》身上!有著380萬受眾的事情尚且如此,湖北省專項資金監(jiān)管部門的“選擇性失明”,導致多少中央專項資金被“偷梁換柱”,自然就非常令人聯(lián)想翩翩!
三是包括湖北在內的地方紀檢監(jiān)察監(jiān)管部門,其“處變不驚”讓人心生的公權傲慢之憂。實事求是地說,針對中央下?lián)軐m椯Y金、挖空心思“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執(zhí)行走樣的,絕不止湖北這一個地方、也不是學生免費《新華字典》這一個事;在這其間有著個別人的私欲貪腐行為并不可怕,真正讓人擔憂的卻是為了地方一級政府、地方整個系統(tǒng)乃至整個地區(qū)的某方面利益,近乎“集體行為”地對來自中央和國家政令的篡改與違背——湖北給300多萬學生發(fā)放盜版字典事來已久,然而目前為止本地紀檢監(jiān)察部門卻無任何追責姿態(tài)的發(fā)聲;而這300多萬冊盜版字典會否回收、以及個中損失又由誰買單,因此而衍生來多個關節(jié)的疑慮叢叢,很難不讓湖北地方紀檢監(jiān)察部門在公眾和輿論面前的公信力倍打折扣!
所以,無論是“心知肚明”而有意無意為之的地方公權職能怠慢、還是“公開秘密”心照不宣的地方公權行為傲慢,“300萬學生盜版字典”齷齪行徑令人心生的陣陣雞皮疙瘩寒意,或都有待所有黑幕曝曬于陽光下面的那一霎那、或一絲一文的細節(jié)都能經受住最為挑剔的觀察與拷問,方有可能得到真正冰釋、進而實現公信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