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記者 姜春媛
????對話嘉賓: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教授楊愛珍
????????????北京社會科學院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研究員 左憲民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副教授 王青斌
????????????浙江大學政府管理系副教授 吳金群
????????????云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趙俊臣
????????????湖南大學廉政研究中心首席專家袁柏順
????川劇中有一門絕活叫“變臉”,因其神秘的手法和精彩的舞臺效果受到觀眾的喜愛,但如果這種手法用在公款吃喝上,你還能鼓掌叫好嗎?
???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公報提出,厲行勤儉節(jié)約,制止奢侈浪費,嚴肅整治公款大吃大喝和公款旅游行為,繼續(xù)從嚴控制黨政機關辦公樓、接待場所等樓堂館所建設,規(guī)范公務用車管理和領導干部出訪活動。但近期有報道稱,少數(shù)人員將公款吃喝轉入“地下”,把國企食堂“變身”為“堪比五星級飯店的內部餐廳”、“把茅臺酒倒進礦泉水瓶”。與此同時,隨著一些高端餐飲企業(yè)和高檔白酒銷售下降的新聞出現(xiàn),有人開始擔心“遏制公款吃喝將影響整體消費”。對此,有網友指出:“靠公款吃喝帶動的經濟增長,不要也罷!”
???面對種種“變相”腐敗現(xiàn)象和網民的反腐呼聲,怎樣徹底切除腐敗“毒瘤”,真正“把權利關進籠子里”?新華網與多位專家學者展開了對話。
????“變相”腐敗是“內傷”
????新華網記者:“秘密吃喝”極具隱蔽性,使“勤儉節(jié)約”的倡導被“架空”,讓政策的執(zhí)行效力打折扣。如何看待這種“變相”腐敗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王青斌(圖片由本人提供)
????王青斌:對于“變相”腐敗,要辯證地看。一方面說明反腐還需深化,進一步完善權力的運行規(guī)則和監(jiān)督制度;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當前的反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效果,使腐敗行為不敢像堂而皇之的出現(xiàn),而被逼進行“變種”。
????吳金群:如果說傳統(tǒng)的腐敗是“外傷”和“裸露的瘡疤”,那么這些“變種”的腐敗則更像是“內傷”和“深藏的腐朽”。它不但隱蔽、不易查處,而且對政府的公信力和人民的感情造成更大傷害。
????楊愛珍:“變相”腐敗現(xiàn)象表明反腐制度和機制的缺乏。反腐敗任務非常艱巨,如果不是真正下決心,并配以具體的制度,反腐只能是雨過地皮濕。另外,有一些特權的東西,也是在近幾年變本加厲。我認為,領導干部太多的特權也是一種腐敗。
????袁柏順:這種現(xiàn)象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反腐倡廉政策上的體現(xiàn),正是“在貫徹執(zhí)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將智慧與精力用在了不該用的地方,本質上仍然是不折不扣的腐敗,而不僅只是不正之風。
????“官本位”與市場經濟負效應結合致腐敗“變相”
????新華網記者: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期曾執(zhí)行過“四菜一湯”標準,有資料記錄當時一些地方盛行大盤子,把幾道菜合成“立體化”的四菜一湯。為什么這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做法會始終存在甚至蔓延?
????楊愛珍:造成這種“變相”腐敗的因素很多。第一,沒有制約的權力易生腐敗。從我國政治實踐分析,雖然有多重監(jiān)督可以對權力進行制約,但很多監(jiān)督流于形式。
????第二,監(jiān)督機制縫隙大,有空子可鉆。我們的制度規(guī)定比較空泛,比較原則,沒有具體的量化規(guī)定,為“變相”腐敗開了方便之門。同時,處罰不嚴也是造成“變種”腐敗存在的重要原因,處理類似事件時有時高高舉起“反腐利劍”,輕輕放下。
????第三,封建主義官本位意識與市場經濟負效應的結合?!白兿唷备瘮≈杂惺袌?,與“拉關系”、織“關系網”、搞“人身依附”有很大關系。這種痼疾潛伏在我們的認知譜系和倫理譜系之中,甚至危害我們的信仰。同時市場經濟的負效應對我們的行為方式有很大的導向作用。比如“投入與產出”的資本計量進入政治領域,演變成一種交易。這種交易的溫床就是腐敗。溫床不除,“變種”腐敗就會像變形金剛一樣,不斷地變化造型。中國是人情社會,“變相”腐敗很容易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
????趙俊臣:造成這種“變種”腐敗的原因,最根本的是兩條:一是制度不健全,有很多漏洞;二是監(jiān)督不足。
????避免“運動式”反腐曇花一現(xiàn)
????新華網記者:習近平主席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jiān)督體系,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第一次廉政工作會上強調,權力是雙刃劍,用得好可以為老百姓辦好事,用得不好誤民誤事甚至滋生腐敗。要用制度管權管錢管人,形成不能貪不敢貪機制,給權力涂上反腐劑戴上緊箍咒。權力運行領域都要有制度有規(guī)范,讓權力只能用來為公不能謀私。
????一位網友表示,“我們應該打一場反腐的人民戰(zhàn)爭,實現(xiàn)國家長治久安。”
吳金群(圖片由本人提供)
????楊愛珍:近期領導人關于政府管理和反腐敗的表述,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第一,是中共反腐敗立場的重申;第二,是對腐敗現(xiàn)象蔓延的擔憂和表達了“壯士斷腕式”的決心。目前存在的腐敗現(xiàn)象,已經不是報紙上、雜志上討論的問題,也不單單是老百姓街頭議論的焦點,而是切切實實影響到黨群關系、政社(政府與社會)關系、干民(干部與民眾)關系的大問題。
????王青斌:近期領導人的表態(tài)的總體特點是強調“制度反腐”,即通過健全權力運行規(guī)則和完善監(jiān)督體系來達到制約權力濫用來達到反腐的目的。這也說明了我國反腐是長期性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完成,另一方面,腐敗乃是制度原因導致的,要從制度層面消除腐敗的根源。反腐要從完善制度開始,做到反腐的制度化、長期化,避免曇花一現(xiàn)的“運動式”反腐。
????吳金群:權力是政治體制及其運行過程中的一個核心要素,其地位類似于市場經濟中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資本。資本有逐利或貪婪的本性,因而需要有風險和恐懼與之相平衡;同樣,公權也有與私欲相勾連的可能,因而需要有權力制約與監(jiān)督機制使之相隔離。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對權力的制約與監(jiān)督。然而,各種權力之間并不具有制約與監(jiān)督的當然屬性,彼此缺乏充分互動的權力關聯(lián)和責任平衡,導致權力濫用和變種腐敗仍頻繁發(fā)生。
????不能靠“發(fā)通知”治腐
????新華網記者: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上答記者問時曾說:“自古有所謂‘為官發(fā)財,應當兩道’。既然擔任了公職,為公眾服務,就要斷掉發(fā)財?shù)哪钕搿!薄白兿唷备瘮〔粌H折射出制度的缺乏,更反映出封建特權的殘留。要鏟除腐敗的存在土壤,除了官員自身“修德”以外,還應對權利進行約束。
??
左憲民(圖片由本人提供)
????左憲民:怎樣真正將“權利關進籠子”里?這個“籠子”就是完善的法律體系和制度體系。反腐敗必須與制度建設和法制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反腐敗斗爭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
????楊愛珍:今后反腐敗是要走“制度反腐”之路,加強法規(guī)和制度研究。這里要注意兩點。第一,要制度反腐。立足教育,著眼防范是對的,但如果只有“教育”,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行不通的,不能只靠“發(fā)通知”治腐,“通知”只是起到暫時的收斂作用。第二,規(guī)范的界限不能含糊,縫隙不能太大,制度不能缺乏連續(xù)性。空隙太大,不但使腐敗者松了口氣,也使網民對反腐敗的誠意有了議論。
????吳金群:如果自上而下的中央重視和自下而上的民眾訴求得到持續(xù)的互補與協(xié)同,我國反腐敗的工作力度和效果將會逐漸增強,手段和方法將會進一步擴展,機制和制度將會逐步完善。
????遏制“變相”腐敗,真正將“權力關進籠子”,就必須建立健全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xié)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權力制約與監(jiān)督機制的改革戰(zhàn)略可擬定為:制約與監(jiān)督并行,健全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強化黨領導下的人大作用;內部與外部銜接,完善權力制約與監(jiān)督網絡;剛性與柔性結合,規(guī)范權力制約與監(jiān)督手段;縱向與橫向并重,兼顧一統(tǒng)整合與地方自主。接下來,我國應深入實踐“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權為民所控”。其中,“權為民所賦”指明了權力的根本來源和基礎,“權為民所用”指明了權力的根本性質和歸宿,“權為民所控”指明了權力的根本約束和保障。?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