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大到十七大,從紅船到北京,從50多人到8千余萬,17次黨代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跨越近一個世紀的發(fā)展。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在上海、北京、武漢、長沙、濟南、廣州以及赴日、旅歐留學生中相繼成立。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召開。圖為上海中共一大會址。
大會規(guī)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黨的綱領是“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斗爭結束”,“廢除資本家私有制”,以及聯(lián)合第三國際。大會討論了實際工作計劃,決定集中精力領導工人運動。黨的一大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圖為上海中共一大會場。
7月30日晚,一大第六次會議剛開始幾分鐘,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闖入,會議被迫中斷。在李達夫人王會悟的建議下,一大會議在嘉興南湖的畫舫上開始。一大選舉中央領導機構,建立三人組成的中央局,并選舉陳獨秀任書記,張國燾為組織主任,李達為宣傳主任,黨的第一個中央機關由此產生。圖為浙江嘉興南湖紅船(仿制品)。
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黨的二大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大會制定的第一部《中國共產黨章程》,對黨員條件、黨的組織和黨的紀律等作了明確規(guī)定,初步體現(xiàn)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圖為二大決定的《中國共產黨宣言》。
鑒于一大遭到法國巡捕破壞的教訓,二大采取了較為嚴格的保密措施,決定以小型的分組會為主,盡量減少全體會議的次數(shù),每次會議都要更換地址。圖為中共二大會址當時的會址之一——上海成都路南輔德里625號的外景。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分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實現(xiàn)國共合作;規(guī)定黨必須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圖為中共三大會址廣州東山恤孤院三十一號(現(xiàn)恤孤院路三號)的資料照片。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對黨章進行了具體修改,其中明確規(guī)定以支部作為黨的基本單位。大會選舉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選出中央局,陳獨秀為總書記。圖為中共四大宣言和決議案。
1925年1月,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議決案及宣言。大會圍繞當前的中心工作,通過了《對于民族革命運動之議決案》等11個議決案,并選出了新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四大最重要的貢獻是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lián)盟問題。
1927年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大革命遭到了局部的嚴重失敗。此后,全國形成了三個政權,即原來的北洋軍閥政府,上海、南京的蔣介石反革命政權和武漢國民政府。五大就是在這種非常狀態(tài)下召開的。圖為中共五大舊址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
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羅易作了題為《中國革命問題和無產階級的作用》的講話。代表們對陳獨秀的錯誤進行了批評。會前,瞿秋白針對陳獨秀、彭述之等的機會主義理論和政策,寫成了《中國革命中之爭論問題》一書,著重論述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爭奪領導權問題。圖為1927年4月28日,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的翟秋白和楊志華夫婦合影。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莫斯科近郊茲維尼果羅德鎮(zhèn)“銀色別墅”秘密召開。出席大會的代表共142人,其中有表決權的正式代表為84人。圖為莫斯科近郊中共六大會議會址的資料照片。
大會明確中國仍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現(xiàn)階段的中國革命仍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指出在革命遭到嚴重失敗后新的革命浪潮還沒有到來,黨的總路線是爭取群眾。圖為中共六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十大政綱》。
在抗日戰(zhàn)爭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夜,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楊家?guī)X召開。七大確定了黨的政治路線,即“放手發(fā)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眻D為中共七大會場——陜西延安楊家?guī)X中央大禮堂。
七屆一中全會選出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為書記處書記,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主席。圖為中共七大代表毛澤東等人的代表證。
毛澤東還向大會提交了《論聯(lián)合政府》的書面政治報告,并就報告中的一些問題以及其他問題作了長篇口頭報告。圖為毛澤東、朱德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臺上。
七大原定會期較短,大會開始后,代表們紛紛要求延長,大會發(fā)言人數(shù)也突破了原定人數(shù),先后在大會上發(fā)言的還有陳云、彭德懷、張聞天、李富春、陳毅,葉劍英、楊尚昆、劉伯承、彭真、聶榮臻、陸定一等。圖為中共七大代表在聽報告,前排左起依次為蕭勁光、吳玉章、徐特立。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全國政協(xié)禮堂召開。大會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國內形勢,提出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體現(xiàn)了執(zhí)政黨的特點。圖為1956年,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致開幕辭。
1956年9月16日,周恩來在中共八大會議上作《關于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報告總結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論述了中國建立自己完整工業(yè)體系的必要性,闡明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wěn)步前進,使國民經濟按比例地互相協(xié)調地發(fā)展的經濟建設方針。圖為會場外景。
大會選舉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八屆一中全會選出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為副主席,鄧小平為總書記。圖為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內景。
圖為劉少奇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向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作政治報告。
大會一致通過了《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中國共產黨章程》、《關于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圖為中共八大會場。
圖為1956年9月27日,中共八大閉幕,毛澤東步出會場時受到大會代表和工作人員們的熱烈歡迎。
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共九大在北京舉行。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實踐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指導方針都是錯誤的。
隨后召開的九屆一中全會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林彪為副主席。圖為1969年4月,文革期間,毛澤東主席在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講話。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十大在北京舉行。大會通過了政治報告和經修改的黨章,選舉了中央委員會。十屆一中全會選出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周恩來、王洪文、康生、葉劍英、李德生為副主席。黨的十大繼續(xù)了九大的左傾錯誤,并使江青集團的勢力在中央領導機構中得到加強。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一大在北京舉行。大會宣告歷時10年的“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重申建設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化強國的任務,但沒有能糾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傾錯誤理論、政策和口號。隨后召開的十一屆一中全會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華國鋒為中央委員會主席,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東興為副主席。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舉行。全會的中心議題是討論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了粉碎“四人幫”之后兩年中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實現(xiàn)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巨大轉折。圖為1978年,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講話。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胡耀邦作《全面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局面》的報告。
鄧小平在開幕詞中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論斷。圖為大會會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1987年10月25日在北京舉行。大會提出并系統(tǒng)地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規(guī)定了“三步走”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提出了加快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以及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任務。圖為大會會場。
1987年10月2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圖為鄧小平、李先念步入大會主席臺。
圖為鄧小平在大會主席臺上。
1992年10月12日至19日,中共十四大在北京舉行。江澤民作《加快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更大勝利》的報告。大會確立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概括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要求全黨抓住機遇,加快發(fā)展,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隨后召開的十四屆一中全會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務委員會;選舉江澤民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決定江澤民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批準尉健行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圖為1992年10月19日,鄧小平同新當選的中共中央領導人一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出席中共十四大的全體代表見面。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五大在北京舉行。大會首次使用“鄧小平理論”概念,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規(guī)劃了跨世紀發(fā)展的戰(zhàn)略部署。江澤民作《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的報告。圖為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huán)、朱镕基、劉華清、胡錦濤等同志在主席臺上。
圖為代表步入人民大會堂。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共十六大在北京舉行。大會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zhàn)略目標,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起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2002年11月15日,中共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產生,胡錦濤任總書記。決定江澤民為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2004年9月19日,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四中全會經過認真討論,決定同意江澤民同志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全會決定,胡錦濤同志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圖為9月19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胡錦濤同志和江澤民同志親切握手。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這次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繼續(xù)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fā)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圖為中共十七大會場。
圖為2007年10月22日,在十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采訪十七大的中外記者見面。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將于北京舉行。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