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青年在讀《毛主席語錄》
????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日本是紅色的日本。當時中國掀起的一輪輪紅色高潮,亞非拉獨立運動如潮洶涌,再加上美國在越南無可理喻的軍事行動,使當時的日本青年紛紛選擇向左轉。日本意識流大師——大江健三郎的許多小說中,都有對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左翼運動的正面及側面描述。他們一聚就是上萬人,手挽著手肩挨著肩,高呼反美口號,行走在東京、京都、大阪和沖繩的大街小巷。當時的電視臺、電臺、報紙經常會有關于中國文革運動的報道,與在中國一樣,這些報道一再激起那些20歲左右,沖動而熱情,又富于犧牲精神的日本青年的革命激情。
與此同時,日本共產黨則借機通過印刷大量《毛選》、《最高指示》以及其它文革文獻,催化這種熱情,使這些處于亢奮中的青年也夢想在日本復制中國的那場運動。當然,由此也與日本當局產生了一次又一次沖突。青年們的不滿在沖突中逐漸上升,為今后更激烈的行動埋下了伏筆。
在1960年代的學生運動逐漸轉入低潮后,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赤軍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日本赤軍共分為“赤軍派”,“聯(lián)合赤軍”和“日本赤軍”三派,相繼在1969年到1971年之間成立。聯(lián)合赤軍在1972年2月29日一次包圍戰(zhàn)中,被日本警方殲滅,幸存者加入了日本赤軍。而赤軍則于更早的一次與警察的突擊中被殲滅。赤軍是當時日本社會的縮影,對那時的許多日本青年來說,美國象征著帝國主義,象征著罪惡;而中國象征著革命,毛主席是全世界革命青年的共同導師。
在游行中,他們常常將毛的畫像高高舉起,并把毛的語錄用鮮血寫在橫幅上,而他們則在橫幅和畫像下,表情莊嚴的前進著。這樣的畫面不時出現(xiàn)在當時的電視、報紙和期刊上,成為當時日本的時代寫照。直至1979年,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日本左翼的外部精神源泉徹底斷絕,許多左翼青年在絕望中自殺,左翼運動由此走入了低谷。
這一組老照片反映了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人崇拜毛澤東的瘋狂場面。
·凡注明來源為“??诰W(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wǎng)所有。未經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