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尼公司7.4%的股份,價值約44億美元,蘋果公司股份550萬股,價值約21億美元……至少擁有67億美元的實際資產,這是彭博新聞社計算的蘋果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留下的身后財產數量?!陡2妓埂?011年美國富豪榜的數據與此類似:喬布斯個人凈資產約為70億美元,排名第39位。
如此巨額的遺產,在喬布斯10月5日平靜辭世后吸引了無數眼球。按照媒體的說法,如喬布斯未立遺囑,鑒于他的復雜的家庭構成,其遺產分配將是個十分復雜的問題。
可能將財產直接轉給妻子
50多年前,一個敘利亞-美國混血男嬰(喬布斯)被一對美國工薪夫婦收養(yǎng)。如今,他的生父——敘利亞人阿卜杜拉法塔赫·詹達利已經80歲,在得知喬布斯死訊后接受采訪時說:“敘利亞人與生俱來的自豪感讓我從未想過占有他(喬布斯)的財產……令人傷心的是我失去了兒子?!?/p>
詹達利幾年前才得知自己是喬布斯的生父,但兩人從未相認。成年后,喬布斯找到了生母喬安妮·辛普森,和妹妹莫娜建立了親屬關系。喬布斯與妻子勞倫娜·鮑威爾·喬布斯共育有3個子女,而婚前,他還曾與前女友布瑞南生下女兒麗莎。當時,喬布斯拒絕承認這個女兒,一番波折后,他最終承認了父女關系。
律師們普遍認為,如此糾結的家庭關系,若喬布斯沒有遺囑,這筆巨額遺產的繼承可謂是個大難題。在美國,無論是動產或不動產一般都要依照遺囑繼承;若無遺囑,才能由死者最親近的親屬繼承,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加州地產記錄顯示,喬布斯和妻子勞倫將3處房產以生前信托的方式交給了不同的信托機構保管。舊金山信托與房產律師約翰·奧格拉蒂說,將股票和房產委托給信托機構管理,既可以在委托人去世時將房產稅降至最低,又能避免財產在遺囑檢驗法院被公開。
《福布斯》資深編輯雅各布斯撰文說,喬布斯可能將財產直接轉到妻子名下或設立婚姻信托專戶,利用贈與稅配偶扣除額避稅。雅各布斯認為,更重要的是喬布斯的遺孀勞倫娜最終將分配他的資產。
與喬布斯不同的富豪很多
盡管常被人批評不熱心慈善事業(yè),但不排除喬布斯生前曾匿名捐款,甚至也可能這樣安排部分遺產。不過,他的慈善方面的名氣確實乏善可陳。硅谷資深技術預測人士保羅·薩佛說,“一百年后,人們談起比爾·蓋茨和史蒂夫·喬布斯時”,會說“喬布斯是那個曾引領科技革命的人”。但“人們會因慈善事業(yè)而記住蓋茨……正如人們因其對教育事業(yè)的捐助而記住安德魯·卡內基,而非他在鋼鐵行業(yè)創(chuàng)造的巨大財富”。
微軟的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在IT領域與喬布斯齊名,他的財富比喬布斯還要多:他曾連續(xù)13年蟬聯(lián)世界首富。前幾年,蓋茨退出微軟公司后,把580億美元個人財產盡數捐到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
在美國,像喬布斯那樣將遺產分配給親屬的人不在少數,但像蓋茨、巴菲特這樣將巨額財富悉數回饋社會的,也不在少數,并且呈越來越多之勢:
一個世紀前,堪稱世界首富的“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幾乎將全部財富捐給了社會。其款額之大,足以和死后設立諾貝爾獎金的瑞典科學家、實業(yè)家諾貝爾相媲美。
沃爾瑪公司創(chuàng)始人、億萬富翁山姆·沃爾頓一生節(jié)儉。他沒購置過豪宅,經常開著舊貨車進出小鎮(zhèn),每次理發(fā)都只花5美元——當地的最低價。但這個“小氣鬼”卻向美國5所大學捐出數億美元,并在全國范圍內設立了多項獎學金。
“美國股神”沃倫·巴菲特在2006年6月決定將全部財產的99%,即總價達300多億美元的私人財富投向慈善事業(yè)。他還和蓋茨共同呼吁發(fā)起“贈與誓言”運動,并于2010年6月公之于眾。該項目旨在“邀請美國最富有的個人和家族做出承諾,在生前或死后將大部分財產捐贈給慈善事業(yè),用于自己選擇的有關組織”。在他們的帶動下,至今已有近70位富豪接受“邀請”,涉及政界人士、傳媒精英、公司老板、影視明星和大家族繼承人。
他們?yōu)楹螑鄞壬疲?/strong>
鋼鐵巨頭卡內基被公認是現(xiàn)代慈善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商海沉浮多年后,卡內基面對至親好友的離去進行了深刻思索:“富人若不能運用聚斂財富的才能,在生前將其財富捐獻出來為社會謀取福利,那么死后也并不光彩”。于是,他毅然從蓬勃發(fā)展的鋼鐵事業(yè)中引退,實施把財富奉獻給社會的偉大計劃。
參與“贈與承諾”項目的投資經理人約翰·阿諾德和妻子勞拉表示,“我們深深感謝社區(qū)和國家給予我們的眾多機遇,也感謝二者為我們創(chuàng)造的經濟社會環(huán)境。我們認為自己有責任確保他人享有同樣的機遇。我們將自己的財富視為促成這種積極變革的手段?!卑头铺卣f:“我們希望地球上物產最為豐富的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變得更為慷慨仁慈?!?/p>
有分析認為,西方富豪崇尚慈善很多時候也是因為他們不同的財富觀。二戰(zhàn)后,各種社會思潮對西方社會的強烈沖擊促使人們對財富的觀念悄然發(fā)生了變化,從唯利是圖、囤積財富,向自強奮斗、回饋社會的方向轉變。
同時,宗教倡導的財富觀也起了一定作用。
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生前就嚴格遵循他所信奉的宗教的信條,從領到第一份薪水起就固定將其中十分之一捐給教會,直到去世。他一生共捐助了約5億5千萬美元,主要用于教育和醫(yī)療等領域的慈善事業(yè)。而中國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及醫(yī)學院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在中國資助的最著名的項目。
在這些富豪眼里,將這些巨額遺產留給子女顯然是有害的?!安灰詾楦患易拥艿玫搅撕玫拿\。他們大多數做了財富的奴隸,無法抵制任何誘惑,最終變得墮落。要知道,享樂慣了的孩子,決不是那些出身貧賤孩子的對手。”卡內基曾經對年輕人說。
“如果能從我的遺產中得到一個美分,就算你們走運?!卑头铺卮搜圆⒎莾簯颍谄拮拥膭裾f下,給兒子霍華德買了家農場。而霍華德必須按期繳納租金,否則立即收回。女兒蘇西和小兒子彼得也必須依靠自己發(fā)展事業(yè)。他告誡孩子們:“那種以為只要投對娘胎便可一世衣食無憂的想法,損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觀念?!?/p>
使每一美元捐贈物盡其用
美國富豪樂于將遺產傾囊捐贈,和其慈善事業(yè)比較成熟有很大關系。
據美國國家慈善數據統(tǒng)計中心計算,到2010年,美國在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婦女兒童權益保護、老年人服務、移民就業(yè)、環(huán)境保護、預防犯罪等方面,有非盈利組織151萬多家??梢哉f,相對完善的慈善基金管理制度和遺產稅制度刺激著美國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
美國政府建立了引導慈善事業(yè)發(fā)展的規(guī)范完備的政策法律體系,慈善相關的條例規(guī)定散見于憲法、稅法、公司法和雇傭法等聯(lián)邦和州政府的法律體系中。政府一般不以行政方式介入慈善組織內部管理和慈善捐助活動,而且不得干預慈善組織的管理方式、人員編制和財務運作。因此所有慈善組織不僅要遵守法律,而且必須以比法律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此外,美國的遺產稅、贈予稅以高額累進著稱。遺產稅以10萬美元為起征點,共分為11個檔次。當遺產超過300萬美元時,稅率高達55%。而遺產受益人必須先繳納遺產稅,然后才能繼承遺產。這樣高額的遺產稅也讓這些富豪的子嗣們望而卻步。
但是,建立基金會或捐助善款則可以獲得稅收減免。美國每個公民的終身免稅額為67.5萬美元,每人每年贈送額在1萬美元以上的可免稅,超過1萬美元的部分,就可使用自己的終身免稅額度。慈善捐助不僅可以減少損失,而且有助于樹立公眾形象和產生模范效應,不少富人因而爭相向社會捐款,“捐贈文化”蔚然成風。
近幾年,美國還出現(xiàn)了諸如“慈善領航員”和“美國慈善協(xié)會”等新興機構。他們不僅將慈善組織的信息分門別類加以整合,還采取監(jiān)督措施,對各機構評級、打分,在網站上為有意捐助者解疑釋惑,指導他們選擇適當的慈善機構,“使每一美元物盡其用”。捐贈人因而更會相信受助機構能夠把捐款用在自己真正關注的事業(yè)上。
當然,面對這樣的制度,蓋茨們和喬布斯們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