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生財可比章齊國想象的簡單,如同論文代理都知道的一句話“所有上知網的論文,均需要抄襲率30%以下,否則不予錄用”,這是最低要求。而在一些期刊雜志的“編輯”那里卻是最高要求。
一次,為了在某社科學術刊物上代發(fā)一篇論文,章齊國找到一個陌生“編輯”,隨口一問:需要審稿嗎?對方說,“當然要,英語、體育的不要?!边@話留有余地又不失和氣。
和陌生“編輯”的頭幾回接觸中,“編輯”繼續(xù)對他有所保留,“文章質量有保證是前提”。不過,章齊國和另外一位“編輯”的交流則讓他徹底放寬了心。
這位國家級教育期刊的編輯向他透露,檢測系統(tǒng)竟然是“照妖鏡”,這讓他哭笑不得。“照妖鏡”是網上一款使用較為廣泛的檢測論文抄襲的軟件,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檢測文章是否引用了百度等外網搜索引擎上的內容,而對于一些學校圖書館內部論文資源庫存有的資料則難以搜索和檢驗。
章齊國很詫異:“要是這么簡單,我自己從學校論文庫里下載幾篇拼湊一下就成一篇論文了?!?/p>
摸熟了路子,章齊國發(fā)現(xiàn),國家級及其以下的期刊,只要是代理推薦來的文章一般都能上,即便是在版面不夠的情況下,正文也很少進行修改,只將摘要、參考文獻給去掉。如果抄襲率過高或者正文內容也需要壓縮,“編輯”一般會把文章返還給代理找作者進行壓縮,但不會斃稿。
上線“編輯”也是代理,學術期刊之間稿件互代
起初,章齊國以為“編輯”只是履行自己在編輯部任職的正常工作,只有代理從中漁利。和做了6年“編輯”的吳宇在電話里聊得多了,他才發(fā)現(xiàn)“代理對于一些學術期刊而言猶如再生父母”。
“我們需要你們(指代理——記者注)來養(yǎng)活我們。”吳宇對章齊國說。
通常情況下,外行人認為版面費的交易行為只有兩方,一方是作者,另一方是學術期刊編輯部?,F(xiàn)實中,一般學術編輯的運作很難和代理絕緣。據吳宇了解,如果沒有代理方,學術期刊編輯部要么是稿荒,要么是稿子多得來不及挑選。
“單純依靠編輯部的力量的確很難完成現(xiàn)有的工作?!币晃皇〔考墝W術期刊的“編輯”羅玉良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在編輯部的來稿郵箱中,每天有幾十封的投稿,但編輯部一般不會采用。平日里羅玉良的工作重心也不是約稿,而是“審閱”代理給的稿件。
“我們要做的是培養(yǎng)更多專業(yè)的‘腳’?!绷_玉良說,有了章齊國這樣成百上千的代理后,整個學術期刊的流水線才得以閉合,流水線上的學術文章加工生產才得以順利且有節(jié)奏地進行。
代理成了“編輯”的腳,這種頗為默契的合作帶給羅玉良的,并非僅僅順利且高效地完成編輯工作。
未曾謀面的“編輯”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么,章齊國剛開始并不清楚。生意做了幾個月,他才知道,這些人大多確是一些學術期刊的編輯,但他們通常還具有另外一個身份——“代理”?!熬庉嫛弊约罕旧硪彩谴恚@聽上去有些玄乎。
吳宇對章齊國說,“不兼職我們會餓死。同樣是本科畢業(yè),我們一個月只拿3000元的工資,好歹咱也是個知識分子?!痹谧约嚎锍燥柕耐瑫r,羅玉良利用自己手頭的期刊資源以及約稿能力,給其他刊物“代理”論文。
聽到這兒,章齊國發(fā)現(xiàn)這就是一盤自欺欺人的生意:“編輯”內部之間做代理,我給你供稿,你給我代理費,你給我供稿,我給你代理費,兩邊的刊物也都蓬勃地活著,而交易的產物——論文卻乏善可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