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10月17日消息??最近有這樣一則報道被網民廣泛討論:王女士的老公徐先生在一場車禍中不幸喪生。徐先生的QQ郵箱里保存了大量兩人從戀愛到結婚期間的信件、照片。悲慟欲絕之余,王女士想要整理這些信件和照片,以留作紀念。同時,她也想保留這個QQ號碼。但王女士不知道老公的QQ密碼,只好向騰訊公司求助。
不過騰訊公司的回復是,根據騰訊公司與用戶之間達成的協議,QQ號碼所有權歸騰訊所有,用戶只擁有號碼使用權。如果被發(fā)現用戶長時間不使用,該賬號將被收回。據說,這是互聯網行業(yè)的慣例。用戶不能將QQ號碼作為個人財產處置,因為QQ號碼不屬于法律上遺產繼承的范疇。
“幾年前,如果有人提及網絡遺產,可能還會被笑話,但現在你再看看,這已經是一個嚴肅的話題。”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說。
瀏覽李清(化名)在“人人網”的個人主頁,可以看到視頻中她燦爛的笑,世博會上對鏡頭的鬼臉。她最新的日志是關于國慶長假的思考和同學的留言。其實,在3年前的一次車禍中,她已經離開人世。但3年來,李清的母親不斷地在女兒的空間中更新日志和PS過的照片,李清仍活在網絡世界中。
有些逝者的賬號是親人在經營,而有些賬號,則永久停留在其主人的最后時刻。
“7·23動車事故”中幸存女孩項煒伊媽媽的微博“一一成長記錄”就停在了7月23日19點17分的最后一條微博,“人小脾氣大,小寶貝,你什么時候才能長大懂事啊?!彪m然她的微博不再更新,仍不斷有網友在這條微博下留言、悼念。
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姚克楓介紹,《繼承法》并沒有專門針對網絡遺產的規(guī)定。不過,一般認為,具有人身屬性的不可以繼承,如實名制的QQ號碼和微博賬號等,而沒有人身屬性的“網絡遺產”則可以繼承,如網上店鋪、游戲幣等。
賬號長期不用騰訊銷戶是合理的,盡管QQ使用權具有財產屬性,但是騰訊公司行使管理權,長期不用導致騰訊公司無法統(tǒng)籌管理。但騰訊公司時間設定應當盡可能地合理,并有救濟途徑。
網絡財產依附于服務器和網絡公司,每天倒閉的網絡公司數以萬計,隨之陪葬的個人賬號更是不可勝數,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趙占領說。
能不能繼承,首先要厘清的問題是,網絡賬號屬不屬于財產?!段餀喾ā分胁]有此類規(guī)定。
趙占領介紹,是否將網絡賬號算成財產,互聯網公司是矛盾的心態(tài)。
互聯網公司經常進行游說,希望對賬號等虛擬財產明確身份。2008年一個犯罪團伙曾經一天盜取幾十萬個QQ號碼,但并不能使用《刑法》進行打擊,因為QQ賬號并不是財產,只能用侵犯“通信自由”和“網絡版權”去打擊,力度要小很多。
另一方面,如果網絡賬號算作財產,可繼承的話,網絡公司就會派生出很多麻煩:用戶隱私的泄露、繼承人和被繼承人的身份確認等,這些都會推高公司的運營成本。
Web1.0時代和2.0時代,網絡賬號等虛擬財產的含義是不同的。方興東說,在1.0時代,大家都是被動接受,用戶只有QQ等網絡賬號的使用權,但2.0時代,情況完全不同了。
國外已經催生出一個新型的網絡商業(yè)模式,即“網絡遺產繼承”服務,一批為客戶代理保管網絡遺產的專業(yè)網站應運而生。它們提供遺囑類文檔、個人信息賬號、保密文件保存以及認證發(fā)送信息的服務。
“遺產守護者”便是其中之一。人們通過注冊成為該網站會員,在繳納年費的條件下,可享受密碼托管、網絡內容備份等服務。使用者可把包括電子郵件、照片、社交網站等一切網絡賬戶和密碼“放進”這個“保險箱”。網絡賬戶可分別指定“受益人”,以便用戶過世后,有人能“繼承”。
世界著名微博網站Twitter曾宣布一項有關用戶去世后如何處理賬號的政策。它規(guī)定,親屬在提供賬號持有者已去世以及他們有權處理后事的證據后,可以選擇刪除或存檔賬號。
社交網站Facebook也曾公布過類似的政策。該網站系統(tǒng)關于去世用戶賬戶有兩種可選對策:要么刪除賬戶,要么保留賬戶供“緬懷”之用。這意味著逝者的賬戶依然存在于網站的系統(tǒng)中,而且其他用戶還可以到其留言墻上留言。(王超)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