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福島第一核電站設計時預想的海嘯最大浪高是5.7米,因此,1-4號機組所處位置僅高于海平面10米,5-6號機組所處位置高于海平面13米,而這次海嘯在福島核電站登陸時浪高達14米,導致所有機組的應急發(fā)電機均遭水淹,緊急制冷系統失效,燃料棒無法降溫。
“為什么選擇福島這樣的地方修建核電站呢?”鄒宇說他也疑惑不解。他介紹說,在俄羅斯這種甚少發(fā)生地震的國家,核電站是抗6-7級地震的;中國核電站的防震級別更高,選址首先就排除了曾經發(fā)生過大地震的地方,建筑則可以達到抗8級地震的水平。
忽視公眾
三十多年屢屢篡改數據、隱瞞安全隱患,拒絕“封堆”、直排污水之舉都是為了省錢
“說句實在話,對于核電站這種對安全性要求極高的行業(yè),我們并不建議交由民營企業(yè)來管理?!编u宇說,“因為不少民營企業(yè)對利潤看得太重?!?/span>
負責福島核電站運營的東電,作為一家壟斷的民營企業(yè),受日本經產省管理;而在日本,負責核電站安全檢查的部門是原子能安全保安院,這個部門恰恰也直屬日本經產省。換言之,日本核電的立項、項目運營、監(jiān)督管理都在經產省系統內一體化完成,自家監(jiān)督管理自家運營的產業(yè),導致東電可以更多地考慮部門和上層集團的利益,從而忽視國家和民眾利益。
正因如此,1951年成立的東電,2009財年總資產已經高達13.2萬億日元,財大氣粗;也正因如此,2007年東電被揭發(fā),自1977年起就對下屬的3家核電站總計199次定期檢查篡改數據、隱瞞安全隱患;其中,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主蒸汽管流量計測得的數據,曾在1979年至1998年間先后28次被篡改。
“也正是因為這樣,當日本政府最早要求福島第一核電站‘封堆’時,東電選擇了拒絕。”鄒宇指出,“封堆”意味著核電站徹底不能使用,而且封堆后還要進行“核電站退役管理”,后期維護費用也一點都不便宜。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